冷暴力

2022-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iyuR

前段时间刷dy看到一个女生当街殴打妈妈的视频,传遍全网。目击者和店员称,起因是女孩的手机坏了,妈妈原本答应要给女儿买新的。女孩自己攒了4000元,妈妈出2000元,到了手机店后,妈妈给舅舅打了一个电话。舅舅说,没有必要买新的,旧的修修也可以继续用。妈妈就突然反悔了,不愿再给女孩买手机。女孩很生气,非要让妈妈买。母女二人从手机店内争吵到店外。母亲坚持不愿买,女儿坚持非要买。两人僵持之下,加之所处路段又是热闹城区,很快就吸引来很多围观群众,人们纷纷拿出手机,录像、直播。女儿一看里里外外聚集了这么多人,就催着母亲赶紧走。母亲原本推着电动车要走,却忽然停下来不走了。任凭女儿再怎么催促,母亲就坐在电动车车座上,手扶着车把,纹丝不动。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更是让很多人万万没想到——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女儿坐在电动车后座上,一开始是推搡着母亲,见母亲就是不走,而拿手机拍摄的看客越来越多,女儿突然情绪暴躁,用力去打母亲戴着头盔的头,持续重复着那句:走不走?走不走?走不走?”周围的看客们一边拍摄、看热闹,一边起哄、谴责:“你这孩子,竟然打你妈妈?”而女孩的母亲一直坐在电动车上,一句话不说,但就是不走。后来,有人报了警。警察很快到来,试图安抚调解女孩。女孩蹲在地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在警察的调解下,母亲如原来答应的那样,给女孩买了手机,女孩和母亲一起回了家。

这条新闻之所以冲上热搜,是因为被贴上了“女孩因没买成手机,当街殴打亲生母亲”的标签。这个标签,刺中了很多讨厌孩子买手机、玩手机的大人的痛点,也暗合了“现在的小孩简直被宠得无法无天,根本不懂感念父母恩”的定论。所以,女孩遭到了很多人的指责。

对这件事,我首先表明我的立场:不管这对母女家庭条件如何,也不管这个妈妈是不是出尔反尔,女孩当街殴打母亲,都是不对的。但是与此同时,我非常想结合这个新闻,和大家深入谈谈,是什么导致了这个1女孩的失控——这对母女的矛盾点,是买手机吗?乍一看,好像是。女孩要买手机,还是五六千元一个的,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孩子来说,价格不便宜。母亲认为没有必要买贵的,所以才中途反悔,并在舅舅的声援下,决定改变主意。但是,如果你看过视频,或者通过上述文字的描述,察觉出最关键的矛盾冲突,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女孩哭喊着说出的,并不是“你必须给我买手机”,而始终都是“走不走”。沉默不语的妈妈,也不是坚决不给孩子买手机(如果她不想买,应该骑上电动车快点走,警察来了也坚持不买),但她坚持留在围观现场,让众人谴责女儿,以此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女儿崩溃的根本,不是妈妈没有给她买手机,而是这么多人围观她,让她置于被点评、被谴责的中心,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她的母亲,任由女儿动手,却无动于衷。母亲看似沉默无辜,但恰恰是她的不作为和不回应,才把女儿推向了崩溃之地。

母亲用冷暴力,使得女儿情绪失控,遭受舆论的谴责。她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听不见孩子的呼救,更不去伸手把孩子从恐慌中解救出来。仿佛是在借助众人的恶言,来惩罚自己的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