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课例研讨 | 如何让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网研社课例研讨《倔强的小红军》和《再见了,亲人》
谈论话题:结合两篇课例,谈谈如何让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看到这个话题,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的课堂做到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共鸣了吗?
国庆节前的这一周,我们也在学习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回想近段时间的上课经历,但凡感觉比较顺畅的教学,一般都做到了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我们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当五位壮士在峰顶歼敌的时候,学生恨不得拿起石头和壮士们一起向敌人砸去,当五位壮士高喊口号壮烈跳崖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学生对五位壮士的敬佩感油然而生。
那么,让学生、教师、教材之间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是朗读,是阅读理解,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研读于永正老师的这两篇课例,我们发现,于老师运用朗读法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抓重点字词进行课文的理解,在不断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迁移写作。于老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理解课文有妙法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都会对课文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但是,学生凭着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来理解这篇文章,不足以达到理解的目的,学生和课文之间形成了一个落差,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决这个落差,使学生的能力和经验得到提升,提升到作者的水平,能够理解课文。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于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在《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于永正老师抓主问题“这位小红军是怎样一个人呢?”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中理解感悟小红军的特点,在师生的不断交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走进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了解小红军的特点、外貌和思想。于老师引导学生用“宁肯……也”让学生谈体会,明白小红军“宁肯牺牲 ,也不愿意拖累别人”的思想品格。学生感受道德这一点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当然,于老师不愧是一位教学大师,他不仅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的阅读课文,他及时的鼓励,也给了学生很大的鼓舞,让学生的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信心与期待。让我们一起再次学习于老师的评价语:“同学们自己把书读懂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话一点不假。学语文就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思。不过,小红军的外貌、性格书上都有交代,他的思想品格,完全是大家体会出来的,能体会到这一点的同学更了不起。”
在《再见了,亲人》一课中,于老师在检查预习的时候,通过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问题“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对谁说的话?”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明白“和前来送行的人说的话是告别的话”,最终总结出“这一课写的是志愿军回国的时候,在火车站向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告别的话”。通过“抗美援朝”背景资料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1958年志愿军回国时,和朝鲜人民大娘、大嫂、小金花话别的动人情景。
读课例我们会发现,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一次又一次的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学生原有经验上进行引导,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弥补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落差。这是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啊!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学习语言有方法
课文是学习的材料,也是学习的对象。而语文课文和其他学科课文的差别在于,学习的对象不在材料之外,就在材料之中。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找出学生最需要的内容。教学革命历史题材文章,更重要的是理解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
理解语言文字最好的方法是朗读。朗读就是让学生去体验、感觉由声音传递的情感。
这两篇课例,包括其他题材的文章,于永正老师最舍得花的时间就是引领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疲惫”“倔强”“雪中送炭”“噩耗”等词语的意思,进而读出感情。
咱们都明白,语言文字的学习就在这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熟读成诵,课文的语言就成为了学生的语言。在不断朗读中,不知不觉之间,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就产生了情感共鸣。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迁移写作有高招
我们的教学“起”于对课文内容的概括,“终”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于老师总是能引领学生再往前走一步,再迁移写作中,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情感的感悟更深一步。我们看看于老师的做法:
[if !supportLists]1. [endif]在感动中理解“深情”之意
《倔强的小红军》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特别感人。于老师在教学第二课时时,让学生先说一说让自己最感动的段落,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中体会,体会小红军的可爱、懂事,接着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感动。在此基础上,理解“深情”的含义。
因为小红军的懂事,不愿拖累他人,使陈赓一想起这件事情就觉得对不起他,感到非常的后悔,同时激动、敬佩之前在心底荡漾。当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时,于老师马上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让学生写一写“陈赓打了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下来。
这一环节的设置,真正的达到了学生与文本情感的共鸣。于老师从拓宽的课文情境中寻找写作题材,好处很多:一是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蕴蓄的情感在写作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二是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发展其想象力;三是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可在运用中得以迁移和内化。
从学生写的情况来看,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受到了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而且受到了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
[if !supportLists]2. [endif]在角色转换中体会深情厚谊
在《再见了,亲人》这一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于老师设置了一个角色转化的写话训练,让学生变身为“大娘、大嫂、小金花”,写一写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什么?写一段告别的话。这一设计非常有新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且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深入当时的情境中,体会中朝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解读课例的时候,我发现这两篇课例的教学据环节有相同之处,第一环节,粗知大意,理解课文内容;第二环节,理解重点词语意思,体会文章蕴蓄的情感,读出感情;第三环节,体会人物情感,迁移写作。每一环节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课文的朗读。
这让我想起于老师在《于永正:我就是语文》一书中提到: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感情、情操的陶冶,等等,便在其中。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产生情感共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