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说好人没有好报

2017-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夕山月

文/夕山月

小时候常常被教导:要与人为善,吃亏是福,因为好人会有好报。于是,我们在这种氛围下为人处事,并乐在其中。

只不过长大后渐渐发现,这个因果关系似乎只存在于影视作品里,在现实生活里很难成立。与之相反,我们遇到更多的是令人唏嘘的事实:一个勤劳懂事的大学生背着瘫痪的养母去读大学,但是毕业后找工作时却屡屡碰壁,万念俱灰的他选择了带母亲投河自尽;老人靠捡破烂儿供三个不相识的学生读完大学,可是三人毕业后毅然与老人断绝了联系;除此之外,生活中也不乏听到这样的感叹:Ta做了一辈子的好人,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啊?!……

上面所讲的三个人都是我们常说的好人,但为何会出现“好人没有得到好报”的事实?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1.丛林法则和能力短板的冲突

每个人都特别怀念童年时光,因为儿时的一切都那么美好:简单,公平,充满安全感。但是等我们长大步入社会后,才发现构成那些“美好”的因素并不简单——比尔盖茨的成功与做高管的妈妈撇不开关系,马化腾的牛逼得益于他有一个在盐田港集团做董事的老爸……你也慢慢明白,即使你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也未必会对你微笑,因为它的反应或许不在于你是否微笑,而在于你的胸够不够大。

所以你突然慌了,发现牢记于心的生活规则完全行不通,怎么办?!

能TM怎么办,面对现实呗。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丛林——玩得起就好好high,玩不起那是你活该。混的好坏全凭个人能耐,弱肉强食无人例外,要想争取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你必须要有过硬的生存技能和心理素质,而后才能保证你的生活质量,这些都是残酷甚至血腥的,就比如猎豹瞄上了一只野牛,他不会因为野牛刚刚救了一只斑马便动了恻隐之心,进而决定不吃它。现实生活里也一样,人都有动物属性,内心里都在不由自主地遵从丛林法则,在这么赤裸裸的法则面前,个体自认为的任何的“好”都有可能成为你被他人攻击的软肋。

接下来,弱势群体的被同情被怜悯的特点与丛林法则产生了强烈地冲突——大多数人希望弱势群体身上的某些优点可以成为他们生存的通行证,只不过社会法则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意愿而转移,也就是生活不会因为你的善良、孝顺、勤劳等等一切看似美好的品质而给你任何的优待,唯一的选择就是:强化自己,适应规则。


2.唯心主义思想绑架了大众的认知

细想想,为什么好人一定要有好报?有什么依据吗?没有,它只是把因果报应套用在了大众有限的认知上而已。

凡事皆有度,从积极地一面来看,它可以引导人们向善,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但如果过度强调过分宣导,只会让人们把它定义为赤裸裸地索取关系,进而成为一种主观元素特别明显的价值观。

人在潜意识里会对所做的每一件事进行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但并非每件事的是非属性和价值属性都那么明显和直接,所以当碰到这种情况时,人们就会像做期权一样给自己设定一个远期回报,这是他们做决定的潜在基础。除了在处理自己的事情上会用到这种方法,人们同样会把这种思维推己及彼地运用到对他人他事的判断上,就如开篇提到的舍己救人的青年的故事,在大众的价值认知里,那个大学生应该因为背母上学这件事而被某企业重用,但是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于是站在救人者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冷冰冰的好人没有得到好报的例子。

所以,好人好报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也是毫无依据的唯心主义思想的体现。


3.拆东墙补西墙的好人好报逻辑

因为我是白羊座,所以白百何出轨了;

因为达康书记火了,所以康熙是个麻子脸;

因为雄安新区的设立,所以“老王别闹”这个公众号火得一塌糊涂……

看出上面三个“因为……所以……”的逻辑关系了吗?如果你看出来了,那你应该去精神病院了,因为他们之间毛关系都没有,纯粹胡扯在一起的,而我要说的第三点就和这个逻辑类似。

诚如开篇所讲的第三个例子:因为Ta是一个好人,所以Ta不应该得XX病。

咳咳,这实在是个匪夷所思的逻辑,但是现实中却不乏此类案例,比如人民公仆焦裕禄。

他鞠躬尽瘁,废寝忘食,为河南兰考县的人民做了若干好事实事,是公认的人民的好书记,党的好干部,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42岁时罹患肝癌离开了人世,让人惋惜。有人感叹,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得肝癌呢,真是好人没得到好报啊。

我们感激焦裕禄同志为兰考县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把“贡献”和“肝癌”区别来看,两者之间不可以用“拆东墙补西墙”的逻辑进行牵扯:因为他无私奉献,所以肝癌就得绕道而行,这是不可以相互抵消的,就比如不能因为我很爱我的老婆孩子,公司就得给我升职加薪一个道理。


其实,关于好人到底会不会有好报这个事情估计没人可以说的清楚,许是只有天知地知。而我们也无需再追着这个问号去探讨,只需做一个乐观积极的自己,不违心,不做作,遇事有术,与人有度,用顺其自然的心境接纳发生的一切,可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