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体价值,聚焦具体问题——《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

2018-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Sophia靜靜

      张鲁川博士的这篇文章,我反反复复读了三遍,思维导图前前后后改了两回,却迟迟无法提笔叙述只言片语。因为此前,我对“公共精神“”公民意识”“民主能力 ”等话语的了解仅限于政治层面,自身敏感性和相关素养的缺失导致阅读存在一定的障碍。基于真实的阅读“前背景”,我反复通读,渐渐对“班级”竟萌生出“最熟悉的陌生人”之感,何解?班级,是老师和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场域,但也因为熟悉,其价值常常被简化甚至弱化,更在“走班制”一路高歌猛进势头的冲击下,其存在的合理性被质疑甚至否定,成了某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媒体眼里无足轻重的“陌生人”。不禁扪心自问,对“何为班级”“班级为何”等这类本原性问题,不曾深入追问、思考和探讨,遑论“取消”。本文最让人感佩之处在于提出“班级有其不可替代的本体价值”;最受益匪浅的地方在于明确主张“班级本体价值应是能够培养合格公民的‘公共生活场域’”。


一、回归班级本体价值

      班级有两种价值,其中一种是基于“实然”角度的工具性价值,即提升教学和管理效率,分别对应两种主流形态:“教学班”(教学组织形式)和“行政班”(基层行政组织)。以上两种样态有其发生的历史根源,证明其存在合理性。但发展至今,其合法性依据日趋式微。李家成教授认为:在抛弃原有的“班级”、“班主任”之后,依照现有方式形成的“教学班”,难以承载实现教育改革价值与目标的重任;而班级在有意无意转换为“行政班”这一话语后,极大地丧失了积极的意蕴,放大了“班级”的消极评价和想象空间,很多优秀班主任在“班级”中积累的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智慧以及班级的积极价值被选择性无视或忽略。[1]

      基于班级“工具性价值”或消失或被其他更有效的形式所替代的潜在危机,张鲁川博士提出“班级”的第二种价值,即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本体价值——公共生活场域,它既符合班级的实然形态和教育的应然取向,也顺应了社会生活的转型和学生社会化的需求。这样本体价值下的“班级”,不是消融个体的集体生活,而是一种个体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公共生活:以班级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为目标,班级公共利益共享,班级公共事务共治。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成人”,为现在以及未来更好的社会培养具备“公民意识、民主能力和公共精神”的合格公民。


二、聚焦班级具体问题

      在班级建设实践中,一线班主任更多面临的是很多形而下的具体问题和事件,单纯寻求具体方法的解决,实施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那么,溯源班级若干本原问题,如“何为班级”“班级为何”,才能从根源上把握“班主任工作变革”方向的契机。张鲁川博士尝试从“公共生活场域”这一班级本体价值出发,举例说明其与“公共生活场域”的一脉相承性:第一,班主任和学生的角色定位问题;第二,班级管理岗位问题;第三,主题班会问题。

      以前常常陷入班主任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身份之间的冲突,也会在“权威管理者”和“学生自主管理”之间游移不定。如今,基于“公共生活场域”,将班主任的职责界定为“以班级的组织和管理为手段,通过对班级活动设计和班级公共生活的营造,充分开发班级的教育性资源和功能,使班级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学生自治组织”;把学生的职责界定在“通过班级赋予的公共岗位和权利,以一个主体身份履行岗位义务,承担公共责任,积极参加班级建设和活动,在班主任开辟的公共生活中,在成就班级的同时成就自己”。班主任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在“公共生活”的范畴里更明朗了,清晰了定位,才能为接下来一系列的具体实践奠定前进的方向。

      班级岗位建设,从因岗设人到因人设岗,这是一次认识上“质”的飞跃,但在实践过程中,我陷入了“量”的困惑里,虽然设置诸多岗位名目,但不少学生对履行岗位职责往往很“不走心”。究其缘由,学生对岗位的平等性认识不足,无法领悟权利和义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行使权力就必须承担相应责任,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义务的道理。而这不是靠道德说教就能完成“公民身份”的华丽蜕变,而需要在一个民主、平等、自治的“公共生活场域”逐渐形成。

      主题班会常常与品社、思品等德育课和心理课相混淆,在班级“公共生活”视域下,将主题班会定位为学生处理班级公共事务和公共话语平台。这一定位有助于班级的管理更为有序、科学、合理、高效,而且“能让每个学生都融入群体之中,体验到自我的价值和智慧上的贡献,从而不仅使学生能在班会活动中培养公共精神,也能使学生在一种民主生活方式中养成民主观念、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


      效仿美国“走班制”作为应对高考综和改革的举措本无可厚非,但不宜泛化和全面推广,更不能以此否定班级,否定班主任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李家成教授也认为,“班级制”并不排斥“走班”,在原有的体制中增加“走班”的构成,增强多元丰富性,有其意义,但绝不是唯一方式,学生的学科学习也需要同学群体的多元和差异。[2]也正是班级里的多元和差异构成了更丰富的“公共生活场域”,有助于培养具有理性、基于公益、共享共治的“公共人”。回归班级本体价值,聚焦班级具体问题,相信这一富有“中国教育个性”的“班级制”将为世界教育做出贡献,也将为西方国家所瞩目并效仿。

参考文献:

[1][2]:李家成.教育班:继续探索以班级为基础的德育之路[J].人民教育,2017:28-31.

回归本体价值,聚焦具体问题——《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读后一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