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元组

2017-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胖腚猴

元组

元组也是一组有序数据的组合,和列表唯一的不同时,元组不可修改

列表比作一个用铅笔写的清单(擦了,修改)
元组比作一个用钢笔写的清单(不能擦)

元组的操作

创建元组

1.创建空元组

变量 = () 或者 变量 = tuple()

2.创建单个元素的元组

变量= (值,) 或者 变量 = 值,

3.创建多个元素的元组

变量 = (值,值...) 或者 变量 = 值,值...

基本操作

1.访问元素

变量[索引]

2.修改元素(不能)

3.删除元素(不能)

4.添加元素(不能)

序列操作

序列操作:索引,分片,最大值,最小值,长度,加法,乘法。。

1.元组相加:

变量 = 元组1 + 元组2
结果:新的元组

2.元组相乘

变量 = 元组 * 整数
结果:新的元组

3.索引操作

变量[索引]  只能访问不能修改和删除

4.分片

格式: 变量[:]  获取整个元组的元素
格式:变量[开始索引:] 从开始索引的元组截取末尾
格式: 变量[:结束索引] 丛开头截取到结束索引之前
格式: 变量[开始索引:结束索引] 从开始索引位置截取到结束索引之前
格式: 变量[开始索引:结束索引:间隔值] 从开始索引位置按照间隔值截取到结束索引之前

5.成员检测:

格式:值 in 元组

作用:检测一个值是否在元组当中



格式:值 not in 元组
作用:检测一个值是否不再元组当中

序列函数

len() 获取元组的长度

max() 获取元组中的最大值

min() 获取元组中的最小值

tuple() 创建空元组或者将其他序列转化为元组类型

元组的遍历

1.简单元组遍历

变量 = (值1,值2,值3...)

for 变量 in 元组:
    使用变量获取元组的每个值

2.使用while循环遍历
i = 0
while i<len(元组):
使用元组变量[i]访问每个值
i += 1
3.多级元组的遍历(长度相同)

元组 = ((值1,值2...),(值1,值2...)...)

for 变量1,变量2.. in 元组:
    使用变量1和变量2

4.多级元组的遍历(长度不相同)

元组 = ((值1,值2...),(值1,值2...)...)

for 变量1 in 元组:
    for 变量2 in 变量1:
        使用变量2获取每个值

5.直接获取二级元组的值
tuple1[1][3]

元组内涵/元组推导式

1.基本的格式:

格式: 变量 = (i for i in 元组)
结果:不是元组而是一个生成器

2.带有条件的格式:

格式: 变量 = (i for i in 元组 if 条件表达式)
结果:不是元组而是一个生成器

3.多个循环的推导式:
格式: 变量 = (x+y for x in 元组1 for y in 元组2)
结果:不是元组而是一个生成器
x+y可以是其他操作

4.带有条件的多个循环的推导式:
格式: 变量 = (x+y for x in 元组1 for y in 元组2 if 条件表达式)
结果:不是元组而是一个生成器
x+y可以是其他操作

作用:把99乘法表再用这个元组推导式做一遍,还得遍历处理

元组函数

index() 获取指定值在元组中的索引值

格式:元组.index(值)
返回值:整数

count() 计算某个值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格式:元组.count(值)
返回值:整数

变量交换

变量1,变量2 = 变量2,变量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