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兴镜头中特别故事——百年香承“蒲庆兰”

2017-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a50351aff0de
(蒲庆兰香室传人蒲良宫接受央视名导郑燕兴采访现场)

许港,是永春县曾经一个非常繁华的内陆港口,了解许港的人都知道,当年福建多半的货物都是从这里起航运往泉州刺桐港,然后再发往世界各地。可以说,许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真正的起点之一。而这条古老的商贸之路又被称为“香料之路”、“香瓷之路”。这里卵石铺路,古风遗留,从许港拾阶而上,就是闻名中外的古五里街,这条街上,有一家十分具有特色的店铺,历经百年的栉风沐雨,香气依然古朴天然,这就是著名的蒲庆兰香室。

(右一为蒲庆兰香室传人蒲良宫接受央视采访现场)

300多年前,来自阿拉伯的蒲氏家族沿着海丝之路到达并定居永春达埔,创建蒲庆兰香厂,传授制香技艺给乡亲,之后因为许巷之商业交通便利,在五里街开设“庆兰香局”总商号。走进蒲庆兰香室,香气浸染,心旷神怡。爱香的书法家颜望樵老先生题字“坐来似入芝兰室,行过如游豆蔻丛”。香室的主人是我的父亲蒲良宫,他是“蒲庆兰”第十代传人,父亲每天的日常就是在香室以及工坊里制香,研究香。他的长相与一般的汉族人不同,眼窝深、眉骨高、皮肤黝黑,相貌依然保留着阿拉伯人的特色。

(蒲庆兰香室第十代传人 蒲良宫)

但他一口纯正的闽南语以及早起泡茶的习惯中,已然是道地的闽南人了。老人在与我的朋友攀谈中常说到,蒲家的人都很长寿,因为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名贵的香料,天天浸染在中草药的香气之中,空气好,能保持好心情。确实,制作蒲庆兰香品的香料都是用名贵的沉香粉、檀香粉和柏木粉、藿香、泽兰、细辛、灵香草、甘松、陈皮、芸香、当归、甘草等上百种中药材,这些中药材大多有安神、提神、祛病、养生、除秽、消毒等功效。对于常年吸入有益身体的中药材香粉的制香人来说,无疑有了一层天然的保健屏障,长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蒲庆兰香室 百年老作坊外景)

蒲庆兰香室仍保存着一间古老的制香工坊,斑驳的墙胚,古旧的铜锁,沉甸的水缸……这一个个古老的物件,无不向我们诉说着这百年手艺。石臼、条凳、制香水池,这些陪伴了蒲家上百年的制香工具,沉淀着蒲氏家族一辈又一辈的记忆。父亲时常告诉我们,蒲家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工坊之中,从老一辈那里学习古老的制香技艺。他也是从五岁开始就跟随自己的奶奶识香、辩香、制香。蒲庆兰香室始终遵循着古法,配香君臣左辅,五行相生,香走一脉,在融合各种香料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发挥各种天然香料的特质。

这种纯手工制香的坚持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工业来说显得弥足珍贵,确实,有了机器以后,效率会大幅度提高,但父亲却一直坚持纯手工制香,他说,手工古法制作的香有人情味,香味闻起来是鲜活的,这也是蒲庆兰香室的使命,得将古法手工制香的使命传承下去。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父亲总是亲自制香,按照客人的要求,从100多种全天然的香料中搭配香粉,为客人量身打造。蒲庆兰香有很多回头客,这些客人来自五湖四海,有遥远的南洋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这些客人们有的长期受失眠、呼吸道问题的困扰、有的整天浑身乏力、有的是宗教信徒……无一例外,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蒲庆兰香的养生功效、还有蒲家人坚持纯手工制作的百年工艺和蒲庆兰香品特有的幽香。在这些客人的眼中,父亲不仅制香技艺了得,而且深谙中医药理论,在父亲的手中,“香”的功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制作的香品有佛教用香、道教用香、养生用香、生活用香这几大类。

客人们还喜欢跟着我的父亲来到蒲庆兰老工坊,看着他用娴熟的技巧古法制香:香芯沾水、搓香粉、浸水、展香、轮香、切香、晒香……初次拜访的客人对工序充满了好奇,他们会不断地向父亲发问,父亲都会热情地一一解答,“香粉是怎么黏上香芯的?”“因为粘上了天然的榆树粉,榆树粉粘性极高。”“这切香好像要有点功夫啊!”“这可不?我们从小都拿着竹签练啊,每天练上百次,要让香芯呈圆周运动,香粉才均匀啊!”兴致到时,父亲也会请客人试试手,但试过的人都表示,这功夫可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没个上年岁的功夫可做不出这般精细的活啊!每每听到客人夸奖,父亲都是微微一笑,他知道这祖传的手艺承载了蒲家人世代的传承。这看似简单的动作是蒲家人一代又一代的珍宝。

如今,我父亲将香室交与我兄弟二人打理了,我们努力在传承传统的同时积极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开设了淘宝店铺,让互联网融入蒲庆兰香的销售之中;开设了“蒲庆兰香室”的微信公众号,让更多的人通过朋友圈了解香文化;组织开展了多期“香文化”高级论坛,请专家、学者现场交流。随着香文化的普及深入,中央电视台、福建卫视、海峡卫视、泉州电视台、永春电视台以及多家刊物杂志均对“蒲庆兰香”展开了深入报道,无不对这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流传至今的百年制香手艺啧啧称赞。

(蒲海星、蒲良宫、郑燕兴)

2014年3月,“蒲庆兰香室”被列入第二批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2015年,蒲寿庚香文化展示点也相继获批。以蒲庆兰香室为代表的“永春香制作技艺”成功申报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我的父亲蒲良宫先生获评该项目的市级非遗传承人。蒲庆兰香室后人不仅传承了相貌、姓氏、更是促进了阿拉伯传统的制香工艺与中国香文化的完全融合,成为中国香文化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会将手工做天然香的使命传承下去。香不仅仅是香,从香里我们看到的是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香业源于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希望延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传奇。

(采编:蒲海星)

(人物链接:央视知名导演郑燕兴)

(右一、央视知名导演郑燕兴)

郑燕兴,笔名郑博觉,央视知名导演,祖籍河北省邢台市。2003年入职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任导演;与师姐鲁豫并肩战斗一年有余,2004年入职中央电视台。2005年制作的《此情我待》获第七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电视类一等奖。 2008年制作的汶川特别节目《铿锵玫瑰》(专访失去十一位亲人的女民警蒋敏)获公安部最佳影片奖。2011年制作三集《宝藏人间》之《皇陵大案》。同年深入邙山深处采访制作《拆弹部队》(上下)在《讲述》播出。同年策划制作中宣部特别节目“讲述·文明中国”《盗·非道》《兄弟·裂变》《旷野·盟约》。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参与制作大型纪录片《西路军》。同年《军营又响驼铃声》特别节目之《退伍老兵的神秘礼物》。郑燕兴导演在央视制作播出的纪录片达上百部,成为央视导演队伍中的佼佼者。2014年郑燕兴导演调任社会与法频道任主编,审稿,审节目并参与台里大型节目策划制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