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健康的“药”
也许是生病,我现在生活方式健康科学许多。
早上起床,洗漱完毕,每天第一件头等大事,我能忍受拉伸的酸痛乏力和枯燥无味,在布垫上“嚯嚯”先做十五分钟瑜伽——双臂直举,垫脚双手合十、脖子前后左右晃动,扩胸、单脚金鸡独立,弯腰,俯身指尖触地、抱腿前屈等高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坚持200秒,认真程度不亚于小学生做少儿广播体操,可笑否?!
为了刮油瘦腰,我叉腰两腿左右斜摆200秒钟,早上没穿内衣,对着镜子看自己略显笨拙的动作,我都被自己每天坚持锻炼的精神感动的不行,哈哈。
有句话说,人不能成为习惯的奴隶,而应该支配习惯,成为它的主人。
平素,我是讨厌喝诸如此类的“心灵鸡汤”的,上次我疾病来势汹汹,疾病发作的时候,我几乎只能扶着墙角行走,有行将就木的意味。
不作死不会死,我前段日子放纵自己看手机的“恶习”,低头太多,颈椎处血流不畅通,竟然有头晕,恶心的感觉,活到四十多岁,我一直自诩自己有奶奶的长寿基因,平时伤风感冒的机会都很少“光顾”,孩子爸一直拜托我照顾他年老体衰的晚年,人啊,话不能说得太满,我怎么还没到五十多,就好像不行了啊?
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早上一万步进行的马马虎虎,看手机视频成了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最大“敌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干脆利落换成听喜马拉雅等节目。
我听完张爱玲的前世今生,又听林徽因的风花雪月,她们的故事我都听腻烦了,俄乌战争也听了七七八八,我接着听温婉、柔和、智慧、坚韧的长寿福星杨绛的故事。
夜听情感故事我是一点儿也听不下去,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兜兜转转,相见不如怀念,要想长寿,只能和自家“原配男人”破锅对豁口盖对付着过。
翻过去,不谈了,我发现仅仅早上快走一个小时二十分钟根本不够,瑜伽以前因为懒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得也很不规律。
如今我加码,下午也下楼活动三十分钟,这样又可以爬八层楼,运动强度够了,肉掉了一些,神清气爽。
最近两天听说每天地板上爬五分钟,对颈椎有好处,对视力有帮助,总之回归到类人猿状态,好像人可以身强体壮。
野性的呼唤,好吧,为了健康,我重新尝试四肢行走,你崩说,效果还真是立竿见影,以后孩子爸回来双休,我也指导他四肢行走,他听我的,自从做了瑜伽的拉伸动作,他现在身体状态很理想,走路有身轻如燕的感觉,夫妻俩又多了一项夸张雷人的健身项目。要得要得~
除了健身,也做益智游戏,读读背背经典美文,今天读背的徽州农村下雨婉约宁静的景色就很美,竹林深处挖竹笋的人,躲雨的人,打着伞目不斜视的人,影影绰绰茶园里的采茶人,汤盆里春笋袅起的清香,窗外的雨,徽州的雾霭,整一个“天上人间”,原来文字的魅力是可以给人营造一种悠闲慵懒的意境,多看书,多背满齿生香的语句,这日子过得。
闲了这么久,我又开始自己的“生活日记”,这种天马行空书写自己心路历程的感觉很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