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 积阴德

2022-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庆是个做蛋糕的

《周易.文言传》中有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我们的善念善行将会带来好事,恶念恶行将会带来坏事,这不是简单一句劝人行善积德的教导,而是阐述一个基本规律,即“因果法则”。

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道理似乎都懂,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

问题1,明明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但是忍不住。

我明明知道熬夜,会让第二天早起困难,白天犯困,学习工作效率下降,但我就是忍不住熬夜。这是我一直存在的毛病,但是难改,是因为我现在熬夜,也只是一个结果,其原因是我已经形成了长期熬夜的习惯。而这个习惯的改变,必须要经历长时间正确的重复,或者忽然遭遇重大调整,才能得以改变。虽然我的睡觉时间,相比过去已经有提前了,以前是12点,现在是11点,下一步目标是10点睡觉。

问题2,明明做了好事,但没有好的结果;做了坏事,也没有坏的结果。

这是因为因与果并非直接一一对应,并且不一定会马上显现,多个原因交织而成,形成某个结果。

就像我们的顾客,收到一个蛋糕感到很幸福,其背后的原因包括:有人订这个蛋糕、有人制作蛋糕、有人配送蛋糕、蛋糕食材够好、客服够仔细、甜品师够认真等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才有顾客幸福这个结果。

反过来,如果我们的顾客感觉不幸福,那必然是以上某一个或多个原因点被我们忽略了,我们需要找到它、完善它。所以,顾客收到蛋糕感觉不幸福,100%是我们的问题,这也是个简单的因果法则。

这个过程中一旦有“万一”的想法,人就会推卸责任:"万一是顾客心情不好呢?万一是顾客口味奇特呢?万一是跑腿不靠谱呢?万一......?"别给自己找理由了,那会很累,而且会让自己和他人都痛苦。

一切都是我的责任,因为“我”是唯一可自由主宰之物。

当然,如果有人让我们的顾客幸福了,我们应该对每一个可能的原因,表示感谢。而这个感谢之心,可能是另一件事的原因,形成更多其他的结果。

佛家有“三世因果”和“因缘和合”之说,讲的都是因果的复杂性和易变性。而那个“尽人事,听天命”背后,说的也是因果的复杂性,我只需要在当下能找到的原因上下功夫。如果努力了,但没有得到好结果,那可能是我经验、学识、智慧不够,忽略掉了某些重要的“原因”。而关于我的经验、见识不够,这个“结果”的形成,又是由我的成长环境、努力程度、思维方式等多种要素合和而成。

越讲越复杂了,因果法则,如果将它数理逻辑化,列成方程式,讲给学生听,一定会更有意思。

问题3 你说“好事”已发生,为什么我感知不到?为什么我明明做了好事,他人却看不到?

此刻能蹦跶、有饭吃、有衣穿、有事做、有人爱等,这些都是好的结果,其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你过去所造的那些因。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的结果,它都来自个人的主观感知,你无法感知并不代表这些结果未发生、不存在。

培养自身感知那些“理所当然”的能力,也是认识因果法则的重要一环。

所以,当下所有一切,都不是你理所应当的,它是“因果法则”带来的一种必然。现在的必然,是因为过去所造的因;未来的必然,是现在造的因。

包括他人的夸奖、赞美,这些都是你做了某事后的一个好的结果。

但是,如果你做了好事,但是并没有被看见、被赞美,这反而是好事,因为它会以阴德的形式积攒下来。而一旦你做了好事,马上就被赞美,那么那个好事的果报,也就消失了一部分。

做了好事被他人赞美,就像你四年前种下一颗苹果树,如今你开始往下摘果子一样,果子摘一个,少一个。

所以做了好事,被看见、被夸奖应该高兴,没有被看见被夸奖,也更要高兴。反正苹果树已经种下了,果子早晚都是你的,即使某一天被别人摘走甚至偷走,也没关系,那个果子作为一个原因已经形成,不会白白从宇宙间消失,最后一定以另一种形式重现显现出其结果。

简单来说,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事,所积累的任何“阴德”,就算没被人看见,上天也看得一清二楚,再微小的善行,老天也会帮你记账,一笔不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