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堂

国学课堂(三十五)

2021-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宁静致远_a3ea

1.《道德经》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出生入死:开篇讲人生两件大事,生和死。出生入死是对人整个生命的概括,从出生到走向死亡的过程。

生之徒十有三: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

死之徒十有三:短命的或者夭折的有十分之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但因为自己折腾、找祸,也占十分之三(概率)。

夫何以故:为什么会这种情况呢?

以其生生之厚:厚,过分。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活得长久却招祸呢?有些人过分的看重生命,以及名利、地位,过分看重养生。这些通称为生生之后。由于把生命太当回事,对长寿、养生太过追求,导致有些人本来长寿,结果提前走向死亡。

盖闻善摄生者:善摄生者 ,尊重生命、驾驭生命。老子提出真正会养生的,会驾驭生命的人的状态。

陆行不遇兕虎:兕,犀牛类生命。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危及生命、伤及人的危险动物。

入军不被甲兵:如果去军队打仗,也不会被敌人围困。

兕无所投其角:因为会驾驭生命的人(善摄生者),兕这种动物没办法用脚去伤害他。

虎无所措其爪:虎即便有爪牙,也不知道怎么去伤害他。

兵无所容其刃:军队的将士拿刀砍,找不到砍他的地方,无从下手。

夫何以故:为什么这个人那么神奇呢?

以其无死地:无死地,这种人不会没事找事,绝不会把自己放到危险的地方。

收获: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做一个善摄生者,驾驭生命,远离危险境地。

2.致良知学习第29天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感恩、慈悲、去私欲、自省、利他、自律,有良知的印证者。

致良知学习已进入第27天,反思、自省已形成习惯。年前由于忙于生活,我也不止一次被催交作业,虽然在心上没有懈怠过,但有时过于疲劳,难免会出现对内心审视不够彻底;加上学习阳明心学时间短,未能深入剖析,自我认知不到位。好在自律、认真在心底扎根。

一句话为我点亮人生:“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人人都知道是金子就会发光,但有多少人能经受得住成为“金子”前的锻造?炼就炉火纯青的磨砺。如同我们不平凡的人生,唯有经得住生活的考验、历练,做到不断完善自我,展现出宽广的胸怀。

“追捕”一词是我在致良知学习后听博仁老师解释后理解的。追捕:发现错误立即改过,而并非过段时间补过。为此我也养成了当即发现错误立刻改正的习惯。

吃罢早饭,儿子准备写作业。我跟在他身后,说:“请你给我两分钟,我想和你交流一下。”

“好的,你说吧。”儿子说。

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一定的交流模式,当然会不断精进,丢弃掉不科学的,改进更好的。

昨天老师在家长交流群发布完成作业的同学名单。孩子的作业已发给老师,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过后想起还落下一点。和老师反应后,他的名字出现在完成作业名单里。

“下次完成作业一起发给老师,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你应该感到理亏。”

“嗯,好的。”

“再有一件事,昨天出去玩时,我说了一句话,你看上去像是生气,推了我一下,也许你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但伯伯(我姐夫)怎么看你和我,影响不太好。下次注意不能对我有动手的举动。

以后对女朋友还是老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手。希望你把我的话记在心里。”

“知道了。妈,我写作业了,加油。”

“加油。”

事后都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有助于分析、认清事情的本质,冷静、理智看待问题,是反思、自省、改过的大好时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