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为读者还原作为建筑学家的林徽因

2021-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李丹720

作者:李艳

她是诗人、文学家,是那“人间四月天”。但她更是一代建筑师、建筑学家。近日,《建筑史诗》丛书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南老师来到福建福州大梦书屋,为读者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富于人格魅力的建筑学家林徽因。

与建筑学的结缘

王南老师是福建福州人,而林徽因祖籍福建福州,对于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学界前辈、老乡,王南老师说,他必须得站着进行“讲座”。

林徽因的名字是父亲林长民取自《诗经》中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也就是说,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后来由于重名的关系,而改为徽因。

对于这个女儿,父亲林长民非常自豪和宠爱,他曾这样说过:论中西文学及品貌,当世女子舍其女莫属。做一个有天赋的女儿的父亲是不容易的。你得放低你的辈分,先进行了解。

1920年,16岁的林徽因跟父亲来到伦敦,这一次的旅英之旅,也让林徽因和建筑学结缘。

“林徽因当时在英国伦敦寓所的女房东,也有说法是房东女儿,和林徽因成了密友,她就是学建筑的。她告诉林徽因,世界上有建筑这么一门学科。林徽因马上动心了,因为她本身就喜欢文学和美术,然后她觉得建筑师能综合这些。”王南说,林徽因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杜甫所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思想的影响。她觉得如果要报效祖国、改良社会,建筑艺术可以作为方向。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入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顺利就读建筑系,林徽因却未能如愿,因为当时的建筑系不招女生。

“林徽因做了很多尝试,她‘埋伏’在美术学院念书,然后去选建筑系的课。由于她常年去选建筑系的课,建筑系的老师也发现了她的才华。等到高年级时,林徽因已经变成了建筑系的助教。”王南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一张林徽因在宾大的成绩单,里面很多栏都是“非常杰出”的评价。

了不起的实地考察

很多人读过林徽因的文学作品,而在讲座中,当王南老师问,是否有人读过林徽因的建筑学著作,现场回应者寥寥。

“我推荐大家读《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这是1932年3月28岁的林徽因发表的人生第一篇古建筑研究论文,相当于她在学术界的第一次登场,初试啼声,技惊四座,非常精彩。”王南老师说,在这篇短短的文章当中,几乎概括了梁思成、林徽因毕生研究建筑史的纲要,方方面面重要的问题都谈到了。

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开启了他们毕生最重要的事业。他们在全国许多地方进行实地调查、测绘古建筑,记录下了我国古建筑的珍贵史料。

在当时的条件下,进行建筑的实地考察和测绘,有着难以想象的艰苦。林徽因在给梁思成的妹妹梁思庄的信中描绘了当时的情形:“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跋涉,走路工作的时候又总是早八至晚六最热的时间里,这三天来可真是累得不亦乐乎……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火车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处乱抓,结果浑身是包!”

王南老师用诸多照片展示了这一过程。也正是他们所做的这项了不起的工作,让中国很多珍贵的古建筑得以为人们所认识和保护。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

讲座中,王南老师在讲到林徽因和梁思成离开北京后的流亡生活时,颇为动情。从1937年开始,为躲避战火,梁林一家辗转流离长沙、昆明、四川等地。但即便在最艰苦和贫病交加的时刻,他们依然十分投入地进行着建筑学的研究。

“当时在李庄那样简陋的环境里面,他们画的建筑图纸,依然是世界级水平。林徽因生病在床,却坚持在做学术研究,为《中国建筑史》一书查资料。面临国破家亡,他们想的第一件事,是要让全世界知道他们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古建筑有多精彩。”

王南老师说,每当回忆他们的这一段,就会想到,当时的梁林恰好也是自己现在这个年龄。而不管遭遇什么,都应该像他们一样投入、沉浸到学术活动中去,这是他们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影响。

战事平息,在回到北平之后,林徽因的病稍微有了好转,又开始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她参与设计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还在为北京城古建筑的保护奔走疾呼。

在讲座的最后,王南老师回顾了他在讲座一开始就抛出的问题:为什么林徽因的墓碑上刻的是“建筑师林徽因墓”?而通过他整整两个小时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一个形象更加立体、更加丰富的林徽因,一个为中国古建筑事业呕心沥血付出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

“梁思成给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的毕业致辞,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王南老师说,“他对学生们说,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三者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所以你们的问题是十分的繁难,你们的责任是十分的重大。创造力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建筑’,不只是建筑,我们换一句话,可以说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

“我做《建筑史诗》这套丛书开始,是为了向大众做古建筑的科普。也借此接触了非常多的古建筑爱好者。他们的数量成倍于接受建筑专业教育的人。比如福建福州就有古建筑群。”王南老师说,有这么多热爱古建筑的人,让他感到非常高兴。或许在现场的读者之中,或者在读者们的后代之中,会产生像梁思成林徽因所期待的那种建筑师,这也是他在当日的讲座中最感怀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