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想法

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是一个怪异的人,也许我是被上帝拣选的?

2022-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和你的流浪日记

我的前半辈子过得特别痛苦,是真的,真的比同龄人苦。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跟不上大流的人,是一个特别怪异的人,而我为了避免自己的怪异被人非议,同时也为了自我认同,我总是亦步亦趋,战战兢兢,匆匆忙忙地去追赶周围人的步伐。

以前,我总是怪自己,怪自己不够优秀,不管怎么做,我也总做不到认可自己,永远对自己不满意,永远生活在懊恼之中。其实长到四十岁我才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然,我不能去怪原生家庭,因为不去怪原生家庭,这是中国的传统,它已经刻到我的骨髓里,我的良心让我不能去怪原生家庭,仿佛怪原生家庭就是坏良心的事儿,会有一种很重的羞耻感。

但其实,真的是原生家庭的原因,我和同龄人比起来,我的原生家庭和别人的原生家庭差的太多太多了。

首先便是亲情关系的差别。小时候,我的同龄人都在无忧无虑玩的时候,我却在承受父母的打骂,因为他们性格不合再加上贫穷,我总是他们婚姻不和的出气筒,是他们生活不如意的发泄物,我清楚的记得我爸爸给我起的各种外号“废物、次物、泄瓜汤、没心秤、泡”,而我妈听见我爸对我的羞辱,只是在一旁呵呵地笑,如果有幸碰见她和我爸在闹矛盾,她就借着这股气,仿佛是替我出气,实际上是替她自己出气,象征性地责怪我父亲一句,还落我一个人情,其实从心里边而言,我妈她也根本不会心疼我,因为她也看不起我,我爸爸只是把我作为他生活不如意的出气筒,我妈妈是在感情上重男轻女,我爸爸是在理智上重男轻女,总而言之,我总是那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个。

然后是关注点的差别。小时候,村里边的孩子都在互相拉帮结派,去玩一些小朋友的友谊时,我却在每天想吃什么却吃不到嘴里,而妈妈做的饭,永远都是面食和菜,而且只要是菜,必放辣椒和酱油,导致我几乎天天扁桃体发炎和大便干燥。我们家几乎不吃肉,一个月也难得吃一次,偶尔吃一次,必定炒糊炒黑,导致我根本吃不成,导致在我的认知里,肉必定是死难吃的,导致我长得很大了,也不吃肉,自己也不会做肉。

还有就是精神层面的差别。镇上的孩子们都在看他们喜欢看的电视,听喜欢听的歌,而我们家却只能收住一个台,那就是新安县台,因为父亲总是在和村里人吵架打架,各种拉帮结派,根本无暇顾及家里的事,妈妈天天跑出去信教,根本也不怎么回来,回来时也是在和爸爸吵架,他们根本不会关注家庭的这一点点小事。我出去玩时,他们责骂我,而我回家时,家里有没有电视台,我又怎么会比其他的孩子知道的多呢?虽然我记性很好,虽然我整天看电视,但是我知道的真的没有他们多。

特别重要的就是青春成长的差别。在我的少年时代,主要是上初中时,因为学校没有食堂和宿舍,所以我每天都在焦虑我应该住在什么地方,肚子总是饿得咕咕叫,我的初中同学们他们却在谈恋爱和到处游玩,或者说在和同学们之间闹一点小矛盾去认清这个世界。小镇上的孩子们生活就舒服多了,吃在家里,住在家里,而那些寄宿的学生也比我强,至少他们吃的食堂和住的地方比较稳定,而这些我都没有时间去理会,那是因为我每天都在思考我应该住在什么地方,我好饿,我好想去吃,但是我没有钱。

童年和少年时代里,我和同龄人差的太远了,其实十八岁以前这些真的都不怪我。当然不是曹云金的相声《这不怪我》讽刺的那种,实际的情况是我真的和同龄人差的太远了。

人们都说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当我毕业的时候,同龄人都在忙着谈恋爱,都在忙着去打扮,而我呢,总要把每个月挣的钱上交给父母,因为他们要还债,他们要过生活,他们连生活费自己都得不到,连生活都是要靠我的工资。因为我的父母总是在地里干活,改革开放的80年代和90年代,大家都忙着各地打工去挣钱的时候,他们却在忙着夫妻打架,忙着和村里人打架吵架,你看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

别人都是二十二三岁结婚,我说的是当时我的同事们。因为毕业的都比较早,都是十八九岁毕业,而我呢,却到26岁才结婚,因为当时我没有钱买衣服,我没有钱买好吃的,我没有钱去旅行,我每天都在为钱焦头烂额,所以我相了很多亲,条件好的,人家根本看不上我,条件差的,我自己又不甘心。

因为贫穷,因为缺乏营养,因为和同龄人差距太多,我的自卑感,我的失眠症越来越重,当别人都在呼呼大睡听音乐的时候,我每天都被失眠和焦虑熬得睡不着觉,当别人都在用青春去游荡去玩的时候,我在焦虑着怕失去工作,因为父母总告诉我这份工作来得怎么不容易,怕领导把我开除了,其实现在想想,领导根本不会把我开除了,我其实已经很听话了,可父母还是训斥我,限制我,要让我听话听话再听话,努力努力再努力,好保住这份工作,好及时给他们上交每个月的工资。

我的这份工作得来得太不容易,是我自己千辛万苦考上的,可父母总把功劳归结于他们自己,逼着我去给他们挣钱,逼着我去尊敬领导,去拼命维护这份工作,所以我干什么都亦步亦趋,干什么都患得患失,干什么都特别胆小,我成了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我每看见一个同事就要先问他,先笑,先去讨好别人,讨好到最后让别人都讨厌,到最后别人甚至认为我是一个傻瓜,好处我得不到一点儿,但是活儿我都干了。

我后半辈子要用一生来改变自己的这种性格,改变原生家庭对我的伤害。结婚以后,我是翅膀越来越硬了,我想挣脱他们,我越走越远,越走越远,终于来到了市区,我比同龄人好多都走得远,曾经我也开心了两年,但是因为我的老三孩子发育得不太好,我又被打回原形,多方面对孩子未来的考量,再加上我也不想折腾,再加上领导的暗示,我又回到了乡镇去工作,命运让我走了一个大大的圆,我又回到了原点,甚至比别人还差一点。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够再次腾飞。

周围的人都有两套房子,有的人甚至买了第二部车,而我的房子虽然在市区,但是是郊区(当初是为了老大老二上学,决定有点错误),虽然我有三个孩子,但我的第三个孩子却有点发育不良,四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

周围的人甚至有人搞外遇了,有的人好好教育孩子,供孩子上学,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有的人每天晚上去跳广场舞,而我每天却要带着我的这个不太懂事的孩子,每天都在焦虑,每天都在睡不着觉,每天都在忧虑我应该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他们的老公好多现在很闲,开始喝酒吃肉搞外遇,而我的老公满头白发,每个星期都要开很多次庭,因为我们要挣钱,我们要奋斗,我们要给三个孩子提供好一点的条件。别人的人生总会停下来休息,而我们的人生需要像会父一样不停地去努力,不停地去奋斗,吃喝享乐不属于我们,奋斗属于我们。

这似乎很符合中国的价值观,那就是好好努力,努力努力再努力,但是我们却和同龄人又不一样,一方面,是我们的原生家庭起点太低,父母都是好吃懒做型的,我的父母是这样,他的父母也是这样,他们都是农村的,他们安于现状却又对子女很苛刻,给子女提供不了太好的东西,却又让子女为自己服务,典型的小农意识,而别人的父母都是为子女服务很多,为子女提供了很高的高度,别人的父母替子女吃了一些苦,而我们是不仅要吃自己的这份苦,还要去吃父母的这份苦,还要去吃孩子的这份苦,我和我老公真的是这样。

但从另外一方面想,我们是不是也算是人中龙凤了?毕竟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难道我们就是要靠一步一步的努力,最后达到很高的高度吗?也许吧,或许吧,但是我害怕我的身体熬不到那个时候,所以我现在开始每天都逼迫自己跳5000个绳,写5000个字,你看我现在又来到简书了,简书如今还不错,它不再锁文了。说到这里,我的这种文章是不是叫天马行空?是不是叫流水账?因为我每天都要写够5000个字,甚至我还打算写一两个月以后,我每天要跳1万个绳写1万个字,当然只是想想,如果我能够这样做下去,坚持个一年,我肯定要比周围人优秀,那是一定的。

虽然别人看起来我很辛苦,别人看起来我很神经质,但是这就是我的要走的路,这就是我的使命,我和我老公都是这样的,想想,我们是很苦,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想想,是不是我们就是上帝拣选的子女,所以我们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因为我们要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其实,至今还有很多人很羡慕我们,羡慕我们可以住在市区,羡慕我们市区买房子,羡慕我们生三个孩子,虽然他们不知道我们的苦,不知道我们去吃了比他们更多的苦。

所以,人生都是平衡的,凭什么我们要得到比别人多?凭什么我们来自农村却要比别人混得好?那是因为我们吃了比别人更多的苦,这样一想,人就平衡了,不是吗?

从此,我好好写文章剖析我的内心,理顺我的思路,不再陷入各种怪圈中,不再胡思乱想,我想我就是在自我进步,不是吗?加油加油,每天都要给自己说:加油!加油!加油!喊三遍,加油加油加油!

以下是我在以前年轻不成熟的时候,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变动的时候,对自己和人生的思考,我觉得我总是很背运很笨,这就是我对自己的总结。

我为什么不如别人?我为什么总是很差,其实是我天资真的很差,有以下这些表现,我总结了一下:

第1件事:我不会像同龄人一样跳皮筋。

第2件事:我不会像同龄人一样按时到校,不管怎么样,我总是会迟到。

第3件事:我做不到像同龄人一样,淹没在人海里,老师总是能在一群人中精准地找到我的名字,提问我,或者说发现我在捣乱,批评我,我总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第4件事:考上师范以后,大家都有自己的饭伴儿,两个人结伴着去吃饭去上厕所,而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自己的伴,或者说找到了一个,就又闹掰了,我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去吃饭去上厕所去逛街,我总是难以处好一段关系。

第5件事:别人到了晚上都能好好地睡着,而我总是到夜里一点多两点。

第6件事:别人在双休日,要么回自己的家,要么有好朋友一块儿陪着玩,要么有自己的事情,而我总是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特别废柴似的,双休日孤零零地像个鬼。

第7件事:从初中开始,我就发现别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寄宿家庭,而我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寄宿家庭 ,住所频繁地更换,别人都很稳定,后来就开始好好学习,而我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找不到睡觉的地方,总是一个孤零零的存在。

第8件事:我因为毕业的比较早,18岁时,我周围的人也差不多这个年纪,因为我们都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当时别人在二十一二就找到了男朋友,随后一两年,就结婚了,而我直到23岁,还没有男朋友,频繁地相亲,相了三四十个 ,也没有合适的男朋友,大家都觉得我很怪,我自己也很自卑。

第9件事:在当老师的那几年里,因为是在城镇,城镇离镇上还有一段距离,别人双休日都能找到事情做,或者去亲戚家,或者回自己的家,而我总是一个人,像个鬼一样待在学校里,我双休日真的找不到事情去做,一直待在学校给学生补课,我没有地方可去,因为我在家实在是太远了。

第10件事:别人发了工资,都可以自己买衣服穿,买东西吃,而我总是要把钱交给家里,因为他们要还债,他们要盖房,每个月都交工资,还顾不上他们的生活,我还要去透支半年工资,然后自己每个月要被单位扣工资,然后过了几年之后,还要被他们骂着说交钱少了。

第11件事:在公办学校里教学,别人都懂得摸鱼,懂得不破坏和谐的环境,要懂游戏规则,他们都不是特别努力,而我根本看不懂这一切,就因为父母的鞭策和训斥,加上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就拼命努力,总是得第一,比别人高好多,特别特别地努力最后,就被群体的排挤和孤立。其实,我是直到40岁才明白这个道理,你真的不要过于去努力,你会破坏游戏规则的,别人年纪轻轻就明白这个道理,而我总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第12件事:在公办学校里,别人都可以忍,别人也可以平静地生活,而我又像小时候,总是成为老师眼中那个特别的孩子,总是在人群中被单拎出来,我在公办学校里经常换单位,因为我真的不能适应,感觉过得很辛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