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晨读感悟——有病就得治

自从今年三月份偶然间刷到猫叔的一篇文章后,开始打了鸡血想成为一名好青年,于是乎,也就开始了跟小灶群的缘分,认识了很多大牛,自愧不如,一路上坎坎坷坷,羁羁绊绊,还是那个持续性自我拯救,阵发性自我放弃的患者。
在过去的七月结束之时,我歇下工作,安静地思考了,为什么一直坚持不了写晨读感悟,不仅如此,微信里订阅的一堆公众号,花钱买的线上课程,一个个红点提示未阅,一条条课程提醒,无不在狠狠地打脸,说好的自我拯救呢?
好吧,我承认我有病,得吃药了。
今天晨读内容是《做,就对了:斯坦福大学未曾公开的成功课》,里面开了三种药。
过多的信息会抑制行动
为什么脑子里知道得学习,却在打开手机后的一瞬间,还是默默地关上,因为小红点点实在是太多啦!提醒你去上课的消息也在排着队等你翻牌!有时根本连看都不会去看晨读内容(别打我,我去面壁……)。
选择太多,一下子就变得索然无味,那该怎么治呢?少即是多,删繁就简,仔细斟酌考量,挑选出最想看的几个,然后,用心学。
把最主要的注意力和执行力,用在最重要且有意义的事上。
发现水的并不是鱼
在解决过多选择导致无从下手的问题之后,如何坚持写晨读感悟还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有时,并不是你不愿意写,而是你压根儿写不出来啊!
像我这种一天十几个小时脑子里只充盈着各种病和治疗方案的人,以固有的习惯及思维方式经常解决不了文章内容上的燃眉之急。
该怎么治?跳出盒子想问题,拓展体验边界。有时百思不得解,可以停下来,换换环境,跟其他不同领域的人交流交流,尝试一些之前没做过的事,比如彩绘,抓娃娃机,动手设计衣服等,不要把自己逼入死胡同,转角遇到爱哦~
最小成本试验法
很多人进简书写作都是为了有一天能成为签约作者,那小白们会想啊,路漫漫其修远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怎样才能做到呢?
药来了,先写啊!
没有哪个签约作者不累积个几十万字,斩获几千个喜欢的,但这些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
咱且不谈写作这么高深的词汇,就写字这种零成本可实践还不带任何副作用的事,就属于简化成品,可以日更,周更,月更,发布,投稿,得到小编大大的评语,还有简友们的评论反馈,这些都有利于自己加以改进,精益求精啊!

成功固然对每个人而言意义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行动,持续行动,认清自己,忠于内心,最后,干了这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