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杂念

2022-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荒蛮故事

大学一天晚饭后,室友阿福给我推荐了一部电影,片名很莫名其妙,叫做《哪啊哪啊神去村》。通常我和大家一样,对别人推荐的电影歌曲啥的也很敷衍,可是那天实在无事可做,我就耐着性子看完了。当时只觉得那部电影剧情好简单,好像什么都没讲,就是拍了拍日本农村的日常,根本谈不上精彩。可奇怪的是那部电影就像一颗种子,慢慢的在我记忆里发了芽,这么多年我一直会想起那部电影,包括后来桥本爱的两部《小森林》,我一直念念不忘。去过西藏以后,我一直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不过因为那两部电影的缘故,我还挺想去日本的农村看一看。

前两年韩国也翻拍了一部《小森林》,我也特别喜欢,那部电影简单的很,讲一个大学毕业后选择在大城市打拼的姑娘,被大城市毒打以后无奈回到老家农村生活,然后每天给自己做饭的故事。可是却让我看的津津有味。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可是我对农村生活也谈不上多喜欢,现在我能回想到关于农村生活最美好的记忆只有两件。一是每年夏天的傍晚,我们就会把饭桌搬到院子里面吃饭,吃卷饼、饽饽、西瓜、水饭,总是很惬意。二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秋天傍晚,我妈带我去村子西面的树林捡树叶,那天是农历十五还是十六,月亮出奇的大而圆,我在树林里打滚,到现在想想都很科幻,我从此再也没见过那么大的月亮。余下的都是农村生活的种种无聊与闭塞。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做《克拉克森的农场》,是讲英国一个最著名的亿万富翁主持人,退休后买了6000亩土地,然后自己种地的故事,也出奇的引人入胜,因为英国的种地和我老家不太一样,他们的地不只种植粮食,还有森林和湿地,而且如果一片地你什么都不种植,政府还会给你一大笔钱,因为你为国家保护了生态,真是开了眼。纪录片里主人公已经60岁了,6000多亩地,他只雇了一个工人,因为所有活都是机械化完成,老头总是有新奇的想法,包括养羊、开农产品商店、卖泉水、挖鱼塘等等,这让我想起了我家也曾养过羊,我小时候家里没养过宠物,我特别喜欢小羊羔,给它抱到屋子里喂奶,后来小羊羔也没养好,死了好几只。总之这些关于农村题材的影视拍的都很好,让我发现,原来在一些地方,做农民是一种选择,和我们大不一样,他们不会觉得做农民低人一等。

今天我读完了何伟的《江城》,虽然觉得没有《寻路中国》精彩,但依然好过绝大多数非虚构作品。我甚至也想去涪陵看一看白鹤梁,我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只有跳出自己所处的环境,才能回过头看清自己。就像美国人何伟在涪陵生活时观察我们,我们再通过他的视角审视自己,会发现很多我们原来不曾注意过的东西。比如每次在外,我幻想回家要如何如何,可是回家以后就只会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电影,是因为活在舒适区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因为我们对一切太熟悉以至于靠着惯性生活,我不喜欢千篇一律,可是多数时间并不自知,等再一次离开家里沙发,我又懊恼不已。

最近我深陷于消费主义,总是有太多东西想买,我知道这样沉迷于物质并不好,可是物质带来的快乐是精神愉悦无法模拟的,当我读《北方的空地》的时候,我能感受到杨柳松身处无人区的空灵与征服欲,那是因为我也曾一天骑行过100公里,我知道达到身体极限后的状态,所以能感同身受。所以单车必须要换了,我那台骑了10年的捷安特该淘汰了,春天来了,我得去骑行了。骑行就得拍照吧,我还得弄个相机吧,拍完照要选照片吧,这样我还得弄一台32寸的4k显示器,显示器都买了,mac mini也得配齐吧,还需要一个差不多的降噪耳机,和一套5.1声道的音响。无穷无尽!~

我记得高中的语文老师特别喜欢林清玄的散文,读大学时我特意去图书馆找了几本他的散文集,遗憾我一直读不进去。我觉得一个高产的散文家并不能保证每一篇都精彩,就好像周杰伦的专辑里的也并不是每首歌都好听,事实上我现在觉得一首也不好听!有时候我有很多东西想表达,可是思绪很杂乱,我试着一点点写下来,写着写着就觉得不成,自己都不满意,这特么什么时候才能成文!

心想,算了吧,反正也没人看,写文章就像撒尿,自我发泄最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