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失败的公众号日更讲起,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1
2014年的夏天,我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当时信誓旦旦地跟朋友说,我一定会保持日更,即使是拷贝别人的文章上去,我也要完成我的日更任务。
结果稀稀拉拉地写了十几篇文章,我就再也没有写作的激情了,这个公众号被我荒废了很长时间 。
写公众号的过程,完全可以用“三拍”来形容:拍脑袋,拍胸口,拍屁股。拍脑袋是因为头脑发热,看到朋友注册了公众号,自己也想注册一个;拍胸口是高估自己,夸下海口,没有多少写作经验的我,居然说要保持日更;拍屁股就是做逃兵,不兑现承诺,不负责任。
这“三拍”,其实也是曾经的我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想事情拍脑袋,做事情拍胸口,搞砸了拍屁股(走人),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没有为目标全然投入的决心 ,没有将目标落实到行动中的坚持,也缺乏通过坚持向行动要结果的勇气,结果就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
总之,我是一个又懒又馋的人。
其实,写作一直是我心中的渴望 ,我一度想成为一个作家,也积累过一些写作经验。但是因为懒,只打雷不下雨。
2
时间到了2017年的夏天,我无意中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再由这篇文章进入到一个叫报大人的公众号,这个公众号的简介写着:一天写一篇文章。正是这个公众号,改变了我对写作的态度,让我从空想转化为行动。
每天写一篇文章,这句很吸引我,我那有渴望没行动的写作空想就像一把枯草,正缺乏一点火星来将其点燃,而这句话便是那点火星。而让写作这把火越烧越旺的,是号主报大人排除万难认真践行着这句话的实践行动。他真的每天写一篇文章,每篇文章不是500字,也不止1000字,目测至少都有1500字,最多应该能达3000字。
比起那些我平时关注的大号,这个日更的小号更吸引我。那个夏天,我每天都会看报大人的日更文章,文章主题涵盖各个方面,大到人生哲学,小到生活细节,看了一本书,观了一部电影,见了一个人,做了一个梦,甚至无聊发呆,皆可成文。我边看文章边想,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其实这些题材我也可以写啊。
但是我为什么没有写呢?就是因为懒啊。
后来我加了报大人的微信,但是没有跟他聊天,只是默默地关注着他的朋友圈,我本想表达一下倾慕之情,想想还是算了,我那么懒,还特么想成为作家,不怕别人笑话我吗?不如向他学习,开始日更吧。
于是我想起了我还有一个公众号,登录上去,看到粉丝有两百,犹如一个荒场,好吧,我要用我的文字来开荒,就像报大人一样。
3
于是我就开始写,一天写一篇文章。
我写自己为什么学五笔,写《付雷家书》书评,写影评,写我是怎么学英语的,写身边的朋友,写旅游途中的所见所闻,写头脑中的某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
每一篇文章,我都尽量写得很长,至少要写2000字,这也让日更成为我的一个负担,有时晚上写到很晚,妻子开始有意见了。
这就样,坚持了十几天,中间恰逢国庆节假期,我回到惠州老家,好吃好玩,惰性又上来了,停更了整整一个国庆假期,七天时间。
回到广州后,我找到了一个新的工作,面试入职等事宜又耽搁了几天时间,慢慢地,当初写作的热情和激情开始冷谈了。
这时我还持续着关注着报大人的日更,心想不能再这样下去,我必须要行动起来,进行日更。
那天晚上,我正在写一篇关于成都的文章,差不多写完之时,妻子走过来,面有愠色,板着脸问我:“你每天写一篇文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我当时正沉浸在写作的思路中,一时语塞,直觉告诉我,自己因为晚上写作,已经冷落了妻子。
那时我觉得妻子的潜台词是:“你觉得我比较重要还是写作比较重要?”
当然是妻子比较重要。
妻子这句话,似乎是一盆冷水,浇灭了我日更公众号的热情,那晚我作了一个决定,不再日更。
其实妻子是很支持我写作的,只是我日更的行为已经影响到我们夫妻关系,两害相权取其轻,放弃日更显然比夫妻闹矛盾要轻得多。
这也是我完美主义的坏毛病在作祟,花了太多时间在日更上,写作能力也太挫,做不到下笔千言,文不加点。
是的,没有两把刷子,怎么敢轻易日更呢?我当初又不是没有试过。
4
后来持续关注的报大人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放弃了日更了,转而经营起他的“好报”公众号,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他还有一个好报。
说实话,好报上某些文章的观点,跟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有冲突的,但这并不妨碍我继续欣赏报大人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技巧,毕竟大千世界,万千活法,报大人有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而报大人的善,就是他对写作理念一以贯之的实践激情,对于那些想写却又不知怎么写的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就是其中一个,相信他还影响了很多很多像我一样的人。
虽然我停止了日更,但是并没有停止写作,时常将写作的冲动转化为电脑上的文档。而且有了连续十来天日更的经验之后,我已经爱上了写作,知道了写作是怎么回事。
知不等于能,能不等于行,行不等于一贯行,写作更是如此,光知道要怎么写不一定能写出来,能写出来并不代表真的就写出来了,写出来了一两篇也不能说明什么,能年长月久日复一日地写,才能真正锻炼出写作的能力,体现出写作的价值。
而这,是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报大人说他为好报写作的日常生活就像劳改犯一样,每天都要在那张长长的原木办公桌上伏案写作数小时,这是常人所不能耐受的,是一场心智的磨砺,是与自我的较量,是独处的生命艺术之积淀。
但他又坦言,这何尝不是人生中最快乐最充实的事情呢?思想化作文字,文字从指间倾泄而出,这是生命力的展示,是激情时刻的高峰体验,是与自我对话的深刻反思,是与人分享生命的满足喜悦,没有经历过的人,如何能体会到其中的甘甜与快感呢?
5
生活中,会说的人很多,但是会写的人,真的不多,写得好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我见过不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但是他们却连一段三五百字的段子都写得错漏连连,让人不忍卒读,我说的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职场中有名有望的经理人甚至是小老板,包括不少声称热爱读书,手不释卷的同龄人,要他们写一篇两三千字的文章,简直像要了他们的命,最后迫不得已,搜肠刮肚写出来的东西,竟是平淡如水,毫无文采,实在与博览群书的习惯不符。
我曾经问过一些朋友,如果给你两个选择,在跑三公里和写三千字文章中选其一,你会怎么选择?多数朋友说会选择跑三公里,写文章别找我,一想到就头疼。
写文章真的那么难吗?一点都不难。写作并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技能,写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就像咱们学英语一样, 为什么一个大学生在学校努力地学了十年英语,考试也拿到高分,但是见到一个美国人仍然不能交流呢?这是因为传统的英语教育方法只是让学生将英语当作知识来学,而非一项语言技能来学。只分析语法和词汇,没有花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听说能力,一定听不懂也说不出来。写作也是一种技能,需要大量地练习,离开了练习,免谈。
写作应该是百分之一的理论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实践,那百分之一的理论,我们十分容易理解,但我百分之九十九的实践,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报大人所提倡的喷射式的写作给我很大的启发,写作就是要喷射,不喷射就不写作。在我还不知道所谓的喷射式写作时,我已经从报大人的行文中体会到了。喷射式的写作并不需要写作者有李白般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激情,只需要写起来,写下去,不要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这些都构成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我们可以说多少话,就可以写多少字,这样说来,每个人都可以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6
去年的九月份,我注册了简书,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保持三个月日更千字文,但最终我也没有坚持下去,只坚持了一个多月。
但这一个多月带给我很大的收获,那段时间无论工作多忙,或到出差外地,我都完成了目标,也拿到了简书日更达人的标签。很多次我都想放弃了,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尽管坚持地不够久。
我想,一个人要走得快,需要一个人走,但要走得远,需要一群人一起走,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加入报大人写作营的缘故,我希望在这里跟那些有志于写作的朋友,一起用文字讲述生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