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自学之路

python 面向对象超精简介绍(快速入门)

2019-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位学有余力的同学

本文非常简洁的概括了python面向对象的基本方法,主要包含三个内容:


1 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面向对象

相对于函数而言,面向对象是一个更大的封装,根据职责不同可以在一个对象内封装多个方法。

  1. 在完成某一需求前,我们首先要明确 职责 ——要做的事情(方法);
  2. 根据 职责 确定不同的 对象,并在 对象 内部封装不同的 方法 (多个方法);
  3. 完成代码,让不同的 对象 调用不同的 方法

1.2 类和对象

1.2.1 类

是对具有相同特征行为的事物的一个统称,它是抽象的不能直接使用。

1.2.2 对象

对象是由类创建的具体存在的,可以直接使用。
由哪一个类创建出来的对象就有哪一个类定义的:

1.2.3 类和对象的关系

1.3 类的设计

在程序设计开发时,要设计一个类,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素:


2. 面向对象的基本语法

提示: __方法名__格式的方法是python提供的内置方法/属性

2.1 定义一个简单的类

2.1.1 定义一个只包含方法的类

在python中定义一个包含方法的类的语法格式如下:

class 类名:
    def 方法1(self, 参数列表):
        pass
    def 方法2(self, 参数列表):
        pass

2.1.2 创建对象

当一个类定义完成之后,要使用这个类来创建对象,语法格式如下:

对象变量 = 类名()

2.1.3 创建一个面向对象程序

需求

分析

  1. 定义一个猫类Cat
  2. 定义两个方法eatdrink
  3. 按照需求,不需要定义属性
class Cat:
    def eat(self):
         print('小猫吃鱼')
    def drink(self):
         print('小猫喝水')

#创建对象
tom = Cat()
tom.eat()
tom.dring()

这里self的含义是,哪个对象调用该方法,self就是谁,比如上面这个例子,对象是tom,则tom调用eat方法的时候,eat里的self就指的是tom

2.2初始化方法

当使用类名()创建对象时,python解释器会自动进行如下操作:

__init__方法是专门用来定义一个类具有哪些属性的内置方法。

2.2.1 在初始化方法内部定义属性

class Cat: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tom'
      def eat(self):
          print('%s 吃鱼' % self.name)
tom = Cat()
tom.eat()

输出就会为:

tom 吃鱼

3. 面向对象封装案例

3.1 例子:小明跑步

需求

类名 person
属性 name, weight
方法 __init__(self, name, weight) ; __str__(self); run(self); eat(self)

__init__初始化方法中,传入的nameweight只是形参,可以和属性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属性初始化定义中,等号左侧的是属性,右侧是形参。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weight):
    #虽然都叫name,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等号左侧是属性,等号右侧是形参
    self.name = name
    self.weight = weight
    def __str__(self):
return '我的名字叫 %s, 体重是%。2f公斤'%(self.name, self.weight)
    def run(self):
        pass
    def eat(self):
        pass

#调用方法
xiaoming = Person('小明', '75.0')
xiaoming.run()
xiaoming.eat()
print(xiaoming)

输出结果为:

我的名字叫 小明, 体重是 75.00 公斤

现在我们将run方法补全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weight):
    #虽然都叫name,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等号左侧是属性,等号右侧是形参
    self.name = name
    self.weight = weight
    def __str__(self):
return '我的名字叫 %s, 体重是%。2f公斤'%(self.name, self.weight)
    def run(self):
        print('%s 唉跑步,跑步锻炼身体' % self.name)
        self.weight -= 0.5
    def eat(self):
        pass

#调用方法
xiaoming = Person('小明', '75.0')
xiaoming.run()
xiaoming.eat()
print(xiaoming)

再次运行函数,得到的输出结果为:

小明 爱跑步, 跑步锻炼身体
我的名字叫 小明, 体重 74.50 公斤

接下来,我们补全eat方法,看看结果如何: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weight):
    #虽然都叫name,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等号左侧是属性,等号右侧是形参
    self.name = name
    self.weight = weight
    def __str__(self):
return '我的名字叫 %s, 体重是%。2f公斤'%(self.name, self.weight)
    def run(self):
        print('%s 唉跑步,跑步锻炼身体' % self.name)
        self.weight -= 0.5
    def eat(self):
        print('%s 是吃货,吃完这顿再减肥' % self.name)
        self.weight += 1

#调用方法
xiaoming = Person('小明', '75.0')
xiaoming.run()
xiaoming.eat()
print(xiaoming)

输出结果为:

小明 爱跑步, 跑步锻炼身体
小明 是吃货, 吃完这顿再减肥
我的名字叫 小明, 体重 75.50 公斤

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