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唯物
学圣为梦竹镇之才子,时年二十,于名大学攻读物理学,立志于科学家。学圣自幼聪颖,文理皆优,镇上人皆知,其学识之广与深乃他人所不能及也。其性尤倔,处事有恒,或不做,或必至于极致。独圣乃为学圣之弟,时年十八,现为高二学子。其独爱于数学,以数为世界之本。虽逻辑思维之强,然理化生之成绩平平,文更甚。二人皆为陶家之子,陶家主人陶雅乃镇上政要人物,其职之重仅次于镇长。雅文质彬彬,以礼待人,为人正直。镇上之人皆认陶家乃书香门第,儒雅之家。
四人见面,作揖问好。互诉久未见。须臾后,珍问学圣:“吾于十日前有一大疑问,欲请教于学圣兄”。
学圣曰:“请”
珍曰:“何以一言以言天下?”。
学圣曰:“物。天下之本乃物也,物因律而动。物之上乃化学,化学之上乃生命,生命至上乃人,人之上乃社会。社会虽复杂,然其本乃物之动也。”
独圣驳曰:“非也,吾乃以为天下之本为数,物乃数之相。”
学圣曰:“数为术,乃为述物之运动之律。物之动,吾以观其复,得其律,再以数述。观则为实验,数则为逻辑。可一言概之:物理之本为观与数”。
悟听后,问曰:“学圣兄以物言天下,何以以物言人之情也?”
学圣曰:“人乃生物也,人之情乃是生物因素作用,或神经,或激素。人乐则接近,人不乐则远离。”
悟曰:“以此,若给予人生物因素,令其有感情之快感,如此,岂不是不相识之人亦有情?”
学圣曰:“是”。
悟曰:“若如此,天下之伦理何以立?窃以为,天下乃不能言,悟乃天下之本。悟在心而不在物,因此要知天下,须求于心而非物。”
学圣曰:“从唯物角度看,天下伦理亦非一成不变,社会在变,人之情亦变。以往情以书信联系,数月方可一问候。现信息之术,纵然千万里之遥,仍可似联系如当前,如此现人之情不及古人? 悟兄乃唯心者,然吾为唯物者,唯心之说,请恕不可认同也。”
悟曰:“理解。世人多认可唯物而不认可唯心。唯物者以外物求内心,以为知外物,则能知内心,乃至于人之意义。而唯心者则先求内心,再以内心观外物。若此,知人之本意,理化生之外物之学,则仅为术,为工具也”。
珍曰:“唯心唯物之争乃哲学上千年之争,不乏圣贤曾试调和唯心唯物,如西方爱智者笛卡尔,康德。然仍问题百出。两者之争,也乃哲思前进之动力。”
珍又曰:“有一论述:唯心乃逻辑为先,有心,才能观物。唯物乃时间为先,有物,才有人,才有心。或此乃唯心唯物之争之本?”
学圣笑曰:“吾乃坚定之唯物者,坚信物先于人,人之心理不过是物之动矣。”
悟亦笑,然无语。
独圣不善言语,亦无语。
学圣兄弟将去花林赏花,而珍与悟将去森林,四人揖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