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常常在无意识中出现的~回忆
昨天对亲密的认识,写的过程并没有了多长时间,睡了一觉,觉得需要改改,修改的过程几乎和昨天写的时间差不多长,再次加工,这是一个很开心的觉察过程。

虽然有的时候我忍不住会抨击一些心理学家说的“原生家庭”,因为毕竟他说的并不完全符合我的逻辑,但是昨天的写作和思考,让我看到了每个人或许都有固有的的“知见障碍”;不了解和认识自己,很难察觉到背后的行为模式。
认识和了解自己是一条无止境的道路,这条道路,也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无穷尽。一个人的童年如此重要,一个孩子对父母形成一个亲密关系原来如此重要,曾经听不得别人对我的指责和批评,原来在我害怕指责和批评后面的疏离,当我不好——你就不会喜欢我,所以我要极力掩饰自己的不够好。
回忆起很多事,深入的仔细思考,让我感受到重新的认识自己,这真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原来如此,那是一种拨云见日的畅快。学前的记忆还有几件,这几件事情并没有随着我的年龄增长就忘记了,在某个时间点,那几件事情就会不经意的冒出来。
就在头几年,我回父母家的时候,常会说这些记忆,我姐有一次很愤怒地问我:你一遍遍的说这些,你到底要说什么?有什么意义?她的问话,让我不再时不时的翻出来这件事情说,但是这些事情还会在某一个安静的时刻,就出来晃晃,像是生怕我把这件事忘记了一样。
当我被无意识支配的时候,我像祥林嫂一样磨叽,其实,我是想在这些看似“事件”里完成我的未尽事宜。记忆里有的件事情,在5岁之前发生的吧。小的时候,我住在东北的小村子里面,东北的村子,是那种很大一间的平房,然后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可以饲养鸡鸭猪并能种菜。也记不清那是出夏秋冬什么季节了,总之是天很黑,没有月亮的夜晚,我在睡觉,醒来,发现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我一个人半睡半醒的坐在那,我并没有哭,当时也不记得有没有害怕,只是想着要去找妈妈,可是妈妈去哪了?我并不知道啊。
那个时候,东北的小山村,冬天天黑后业余生活就是去串门(去别人家做客),夏天就是大家都做到大门口聊天,大概我先睡了,我的爸爸妈妈就带着姐姐妹妹出去了,这样说应该是冬春季节吧。然后我就出门,出门之后去哪里找我没有想,然后的一小段时间我是没有记忆的,在连起来就是我已经走到离家大概400米左右的地方,那里是村子的一个中间,五分支的岔路口,然后我突然就醒了一样,我严重怀疑我是“梦游到那里去的。
我记得我伸出手,但是我却看不到,伸手不见五指,这个词我不是学来的,是体验来的。可是我不能理解的是,尽管黑乎乎的我啥都看不到,但是我是知道我在哪个位子的,既然是伸手不见五指,我怎么判断的我的位置呢?我在黑夜里胡乱摸,刚好摸到了一条狗尾巴,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我也很小吧,小到了我可能和一直中华田园犬的高度差不多。我就拉着那条狗慢慢的走……去哪了,并不知道,没有后面的记忆了。
这个事情是不是真实发生的?为何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此后我有一个本事,但凡我妈喊我,我睡着也可以答应,但是并不知发生了什么,有好多次,爸爸妈妈回来很晚,明明是我给他们开了门,第二天我还会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怎么不知道?那个时候我妈就会很担心,生怕我哪天给别人开了门,自己却不知道。感叹,幸好那个时候生活在一个治安良好的地方,哈哈!
有一次妈妈有带我们去别人家串门,我又睡着了,到了回家的时候,我妈一喊我,我就跟着走了,可是都走出了300多米远,我妈突然打了我一下,我才醒过来的样子,莫明其妙时,听见我们刚离开那家的大人在大声喊着什么,我才开始听到我妈在说我,原来我迷迷糊糊的穿了别人家大人的鞋……这是不是留我一个人在家后,我生怕被一个人就在家的后遗症?还是我小时候太喜欢睡觉了?
写了半天,也还只是个记录,我还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牢牢的在我的记忆中,究竟是何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