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创文字集想法

既讨厌我安排,又依赖我安排-看事物见内心24

2023-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三石育儿

“妈,什么时候回机构。”儿子问我。

我说:“你的事,你说了算,你打算什么时候回?”

儿子不吭声了,我继续晾我的衣服,也不提了。

昨天儿子就不发烧了,输了最后一次液。

昨天儿子也给他爸交代他的鱼,看他的意思打算今天回机构,我只是观察什么都没说。

今天儿子没提回机构的事,我也闭嘴不说。其实,我希望他今晚就走,毕竟高考没几天了,这只是我的想法,学习是儿子的事,他的想法才是关键,我的想法我保留。

我看得出来儿子也在等我安排或者催促他,这次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看到我以前的安排或者催促对孩子起到的不良效果,比如学习缺少内驱力,好像在为我而学。

他中考时给老师说过:我要不是为了我妈妈,我早就不学了。我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我要从儿子的学习中退出来,让他为自己而学。

我还从以前的教育模式中看到我对孩子的教育是填塞式的,一味的灌输,累了孩子,苦了自己。

儿子稍不顺心就说“都赖你”,这三个字成了他的口头禅,以前我感觉自己特别委屈,我掏心掏肺的对你好,结果反而成了“坏人”。

现在我看到确实赖我,我把儿子的事都当成了自己的事,比自己的事都上心,把儿子的事当成天大的事。没有边界,在儿子的世界里指手画脚,替他安排这安排那。

儿子也是个矛盾体,他既讨厌我安排,又依赖我安排。

今天我故意不安排,就是想放手退到儿子背后,做他的支持者和陪伴者,更是坚强的后盾。

结果我沉住气了,儿子反而沉不住气了。

他主动要去是内驱力,我让他去是外驱力,真正起作用的是内驱力。

内驱力是由内而外产生的,效果最好,持续时间最长,最有效。

外驱力是外部施加的,孩子则会从原本的“感兴趣”被逼成“提不起兴趣”,时刻被大人推着走,完全没有自我,造成孩子情绪低落,拖延,没有坚持精神,这种状况家长也无从下手。

樊登曾说:“当把孩子控制过紧时,我们不自觉地沦为解决问题的标准机器,夺走了本属于孩子自己变得坚强、自信的机会。”

所以,这次我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以此来“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我相信儿子能安排好他的学习,我相信相信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