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听雨,只为享受那心中的宁静
雨这个东西,在不同的人眼中极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模样。在农人眼中,雨是关乎庄稼收成的关键,雨不过就是水嘛。而在文人眼中,雨大多成为了自己心中的情感载体。
对于雨,我时而喜欢,时而讨厌。 我不太喜欢阴天那种压抑的感觉,灰蒙蒙的,如果再有雨下个不停,着实令人生厌。 若是在我悲痛哀愁的时候,天偏又下着雨,我不厌它才怪。如果一场雨驱走了炎炎夏日中的热气,我定是欢喜的。如果一场雨是好雨,它知时节,当春生,润万物,我肯定和杜甫一样是喜欢的。
但若要说我对于雨最爱的,绝对是听雨时。一个人听雨的背后,总带着他自己的故事。且让我们先看看那些古人如何听雨,蒋竹山的听雨词最为著名。
《虞美人·听雨 》
宋 ·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听雨是听着听着就把自己的人生听了一遍,听尽了悲欢离合,听透了兴蓑沉浮。陆游也听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时他想听的是山河一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时他当听的是故园乡音。贺铸呢,他是在听雨,至于雨下有的多大,他估计是不知道的。因为听雨不如忆亡妻,只不过这雨为何听起来是如此的悲伤。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太多太多的古人在听雨,可是他们好像并不注意下雨的声到底是怎样的,因为他们听雨时还在想事情。也许是他们经历的太多,值得感怀的东西太多。而我这个青年,同样也喜欢听雨,只不过我听雨,大多是为了享受那心中的宁静。
有些时候下着小雨,我干脆就立在雨中,当然是在不太冷的时候,要不然我就是个傻子了,哪个正常人会在寒冬中的小雨中立而听雨。在那蒙蒙小雨中,雨不大有声,不过那种闭着眼睛的宁静真是令人沉迷。
倘若下的是大雨,我会在屋檐下,拿把凳子坐着,撑着下巴,静静地呆在那里,眼睛还是要闭着,任凭那雨声充斥在脑海中,此时我不知自己是睡还是醒?是我在听雨还是雨在听我?虽然没有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确实已忘了外面的嘈杂,使内心宁静如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能我还未到那个年纪,没有那份经历,我现在只是单纯的在听雨,只是在享受心中的那份宁静。可能再过些年,再走些路,我想单纯的听雨,估计也已经做不到了。可能我也会像蒋捷,陆游,贺铸他们一样,耳朵虽然听得见雨声,但是心中可能已经没有雨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