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2022-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浏河边的浪荡汉子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宝。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处于朴质状态的。虽然幽微不可见,天下却没有人能臣服它,侯王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们不须指使它而自然润泽均匀。

万物兴作就产生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知道有个限度,知道有个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

道存在于天下,有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

我的理解

老子用“朴”来形容道的原始无名的状态,侯王若能坚守无名之朴的道,人民当然安然自适,各遂其生。

道的功用,均调普及,“民莫之令而自均”。这具有一往平等的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