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感悟读书简友广场

读书本是门手艺,如何突破水平:提速度,促专业,列计划,尽全力

2020-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史诗集

读书本就是一门手艺,拿起书来读大家都会,可是要读好,把内容变成自己的,可就不容易了,根据近期读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的感受,结合其他经验,就作如下分享吧:

读书效率可以更高

读书务必要有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散漫地看书,如果从提升自我的角度来看,最多也就是个人兴趣,而要做到快速阅读,提高读书效率,是有技巧的,毕竟读书本身就算一门技能。

书中提到基本的阅读次序:封面文案——目录——推荐序——内容,而从物理上来提高阅读效率,可以通过掌控眼球。

根据个人读书经验以及以前读过的其他学习读书的书籍,眼球与书本保持合适的距离,并保持眼球的活动幅度,是能够做到一目十行的,这样就能提高基本的阅读效率。

读书以提高专业能力

各行各业都有专业的技能,专业性也决定了个人的职业竞争力,而要提升专业能力,我们日常都是通过老带新,并通过持续、重复的工作来提升,但是在获得一定工作能力后,重复性的工作是不足以提高专业能力的,因为这是经验性能力。

要再提高层次就需要从认知水平来提升,也就算通过读书学习以提高认知理论,再将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融合,这样专业能力才能长足发展。

读书的第二个阶段就算提升专业能力,要在1年里读完100本专业书籍,向着专业第一名努力。

在选择100本书中,找100本专业书籍也是需要一定的心思的,有一种T.H.X的读书法。

T型读书法,就如一开始只找到10本书,可是在读完后就知道要看什么书了,就是读的过程对某个点特别关注,就会顺着找书往下读。

H型读书法,就是读书时达到一定深度会过度到别的领域,形成另外个T字,再经过大脑整合,形成H。

最后将几个T混搭就成了X,而将若干个X聚在一起就可以自如驾驭各主题。

我当初刚开始读理财书籍,就是这样,越读越多,而且主要是同一个主题,就是T型读书法,也可以称之为顺藤摸瓜吧。

而达到一定程度,我又触及到投资、股票、基金的领域,再接着,就读了巴菲特、查理芒格、格雷厄姆等大神的相关传记、著作,可发现接着又涉及到了哲学、心理学的领域,这就算是H型读书法了。

各领域的书籍读多了,到了底层又出现了盘根错节的联系,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体系,再慢慢安上知识,算是逐步到X型了吧。

读书计划要完善

郑会一提到100本书蕴含3000年的功力,这个我是很认同的,著作一本书不容易,就如一套《资治通鉴》,那是一套倾尽人力物力的巨著,可是在我的书架上就那几本书,也就几百块钱,可是内容却是数千年中华文化,以及多少伟人的珍贵经验。

另外,这个计划值得借鉴:

1、每月买10本业务领域里的经典读物;

2、一周读2本;

3、在必须知晓的部分下边画横线标记,在空白处写想法;

4、重要内容抄录或录音,上下班时反复读或听;

5、周末写当周所读2本书评论。

这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做出调整,现在很方便的还有电子书和听书,完全可以结合。

拼尽全力也要读书

由于现在我工作特别忙、还要带娃、写文章,所以保持大量的读书时间确实很有压力。

郑会一的话正好与我共鸣:“要是我,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更加勤奋读书呀”,“就是说既要非常努力工作,又要疯狂努力读书。现在就需要用双倍的速度去奔跑”。

当然,下来我也被主人公的努力读书所感动,就该这样,时间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拼尽全力地挤时间,其实就是我们整天想学的时间管理的真谛。

根据稀缺的理论,缺少什么,我们就会更加关注它,通过对时间、精力管理的加强,是可以做到24小时活出别人48小时的效果的,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