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除了身体你还有灵魂
今年暑期档的电影相比之前要精彩许多,既有充满革命情怀的《建军大业》,又有热血沸腾票房大热的《战狼2》,还有在夹缝与黑粉之间艰难求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然而在这一众大热电影之中,有一部几乎没什么宣传、也称不上什么大制作,甚至可以能连排片都很少的电影,却意外的俘获的人们的心,让人们即使在电影放映结束也久久不愿离开,这部电影,就是中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纪录片”——《二十二》。
本以为电影会很沉重很悲伤,但其实更多的是以一种平静舒缓的方式来呈现。没有过多的去揭露老人们的伤口,而是关注老人们如今的生活。镜头里的老人们善良乐观,过着平凡的日子。
可即便如此,她们的脸上还是有着一丝抹不去的悲伤,谈到深处,她们无不垂泪摆手,抽噎着说“不讲了,不讲了”。
从五年前的《三十二》,到三年前开始筹备的《二十二》,短短两年便已经有十位老人相继离开,等到今年影片上映的时候,影片中的二十二位老人,仅剩8位。在这个数字变为“0”之前,这些历史,必须为人们所铭记。
然而就在本周一(8月21日),一条“呼吁支持将‘慰安妇’改称为性奴隶”的新闻在微博上掀起了一阵水花,网友纷纷表示,老人们已经是受害者了,应当给予尊重,而不是被当做耻辱,“性奴隶”太残忍,也太不尊重。
我不知道,当这些老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会作何感想。年轻的时候遭受百般蹂躏,身体和心灵都收到严重的创伤;年老之后,却依旧要收到社会舆论的各种目光,我想这也是纪录片中,那位始终不愿露面也不愿意接受任何采访的老人,最怕承受的吧。
当战争结束后,这些“被强迫沦为慰安妇的受害者”们,回到家乡后,却成为了被排斥的边缘人群,她们被人们唤作“日本娘”,她们中有些,甚至会被亲人所不齿、被抛弃,最后只好孤独终老。社会欠她们的,不止是尊重,还是一个公正的眼光。
的确,在这个社会里,女性角色承载了太多她们本不应该去承受的目光与非议。如同这些曾被排斥被嫌弃的老人一般,现在的女性同样也面临着来自这个社会的不公正。
前些日子,小编写了一篇有关“处女情结”的文章(☞富豪争抢的处女照,可惜再也买不到),而一条留言却透露出对女性深深的恶意与侮辱,他说“不能用性衡量一个女子的纯洁都是一些被人玩过的渣女的一派胡言”,“被玩过”、“渣女”,这个世界对待女性,岂止是不公正?
我国在1954年就将“男女平等”写进了宪法中,可时至今日,女性在社会中依旧无法与男性“平等”。诸如“女博士”、“女艺术家”这样带有强烈性别标签的词语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小编前几天看的电视剧中,一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女性行为艺术家,因为举办了一场关于“人体和世界沟通”的赤裸展览,而被人们攻击唾骂,甚至被猥亵。当这位艺术家将猥亵者告上法庭时,收到的是更多的误解与谩骂。
当年的“被强迫沦为慰安妇的受害者”的女性们,在面对世人的冷漠和歧视时,都会选择默默承受,她们不敢去反击。幸好,现在的女性们,在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时,不会再沉默,而是会与这些不公正做斗争。
(不要用女人的衣服去衡量她的价值)电视剧中的女性艺术家在面对不公正时选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尊严,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群女性艺术家,她们用自己的艺术,去打击艺术界的性别歧视,她们是“游击队女孩”。
上世纪80年代,游击队女孩带着海报胶水走上街头1985年,一群活跃在纽约艺术圈的女艺术家联合起来,揭露艺术行业的男性至上主义和画廊、美术馆对女性艺术家的歧视。她们的宗旨是对抗艺术圈中的性别及种族歧视,只邀请接收女性成员。
当她们以游击队女孩的身份示人时,便会戴上大猩猩头套,并选择一个化名,以表达对过去重要女艺术家的敬意,如“凯绥·珂勒惠支”(19世纪德国艺术家的名字)、“祖贝达·阿伽”(1997年去世的巴基斯坦艺术家)。
她们希望外界将目光放到议题而并非她们本身,而戴猩猩头套也是因为在成立初期,其中一名成员把名称中的"Guerrilla"(游击队)误拼成"Gorilla"(大猩猩),于是她们将错就错,让大猩猩成为她们对外的形象。
(毕竟她们这么酷!)游击队女孩主要以海报来表达她们的观点,用强有力的句子、鲜明的数据,直击艺术圈中性别及种族不公的问题。
游击队女孩在2005年威尼斯双年展(左起):
法国馆举办了女性艺术家个展!(谁在乎这是100年来头一遭!)终于轮到女性策展人了!(谁在乎她们在新闻发布会上被介绍成了“西班牙的姑娘们”!)主题展中有38%的女性艺术家!(谁在乎大量国家馆里根本没有女性艺术家参展!)这次参展国家数量比以往都多!(谁在乎除了埃及和摩洛哥,整个非洲都缺席了!)
她们曾指出“美国女性赚的钱只有男性的2/3,女性艺术家赚的钱只有男性的1/3”,又或质问“女性是否要裸体才能进大都会博物馆?”(当时大都会博物馆中展示的作品仅有5%出自女性艺术家,而展出的裸体画像中却有85%都是女性。)
游击队女孩的经典海报《是不是女性只有脱光了才能进入大都会博物馆?》戏仿了安格尔的名作。 安格尔 《大宫女》女权运动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游击队女孩为反对“艺术圈中的性别及种族歧视”也已经三十多年了,可至今对于女性的歧视仍然是无处不在。不过仍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身体力行的为女性获取公平的权益。
这是一份女权主义艺术家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名单女性们争取尊重、公正对待的脚步还在继续,最后,愿所有的女性都能被社会尊重,被世界温柔对待,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