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三百一十三天
星期二yy读书会
1 2月4日(星期二)晚上,我虽然在开封学习也还是参加了这个主要由学校老师组成的yy读书会,这次上线共有14人参加,学习的是《焦点解决一一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这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书。这次读书会是由张婷婷老师主持的,主持人要求每人发言并积极给大家赋能,效果非常好!刘琳老师、田老师、赵爱锋老师陈炜老师、主持人张婷婷老师、陈炜老师读书和分享都非常好!刘燕峰老师、蒋春娥老师案例分享的非常好,郑海燕老师、孙玉芳老师、胡喜梅老师都有独到的见解,主持人张婷婷也热情洋溢地鼓励大家发言,勾志梅老师、潘老师、凤丽老师、喜美老师虽不方便发言也上线参加了,我在外地虽上线了但没发言。发言的老师水平都比我高得多。
在读书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抒发感想,给其他老师和我带来启发,感谢刘老师设置这样的平台,让大家对于做咨询的困惑,收获能够在这里相互交流。通过参加多次读书会,收获如下:
1、作为咨询师要稳,不能比来访者着急。有时候咨询师急了以后就不能够以平常心对待问题,有急切想解决问题的心态时,反而不能够去接纳来访者,会让来访者感受不舒服,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关系是第一位的,时刻记着关系大于一切。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有良好的关系双方才能很好地去交流问题解决问题,一旦关系破坏,来访者就不愿意说也不想说,因为他对咨询师感觉到不安全,面对一个不安全的人,面对一个不安全的环境,来访者很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想说。因此,作为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非常重要。
3、不预设。当来访者来做咨询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来访者这个人,以及他的外貌及穿着信息。对来访者的预设会容易让咨询师混淆自己,这对做咨询非常非常不利,因此咨询师要从预设中跳出来,要专注于当下专注于眼前这个人,专注于眼前这个人的事情。
4、尊重、倾听、共情,与来访者产生共情。尊重来访者的情绪状态,尊重来访者的问题,尊重来访者当下这个人;耐心细致地倾听来访者所说的一切内容;理解来访者,感受他的感受。
这次读书会,以焦点的精神为指导,让我们彼此之间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碰撞,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焦点读书活动带给我们的温暖、幸福和快乐!同时也给了各位老师更多的思考和前进的动力。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三百一十三天对照自我检讨之第155天
对昨天工作、生活、学习和对照以前的计划比对稍微满意。
好的方面:
1、简书写了。
2、生活中的一些事按计划做了。
3、冥想。
4、随同本单位人员在开封学习。
不足之处:
1、对自己思想上的要求还要加强。
2、时间安排还有待更加合理。
3、效率要再提高。
4、性格方面需要进一步逐步完善。
5、未读书打卡(每天读的书太大、大重,去开封未带),未打太极拳。
今后方向:
1、所有时间安排都要严格按计划执行,没有按计划的及时补正,计划要具体。
2、按前一段的方式做事,效率再提高。
3、每晚9点思考当天的事是否做完了,可否补充。计划第二天的事。
4、注意人身出行安全和健康、饮食。
5、完善性格,锤炼语言。
6、每天冥想。
7、有好的想法,立即去做。
8、注意多休息。
9、养心健身为主,工作为辅,不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不主动干,多听少说,能不参加的聚会不参加。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三百一十三天
诗词选·《读书》·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作品译文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作品注释
归志:返回的念头。
宁无:难道没有。
元元:指人民。
课:诗中作阅读解。
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
作品赏析
陆游的诗歌继承了屈原以来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立足于时代,“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一二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读书 是为了人民,前两句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一个“宁无”把诗人内心深处对黎民百姓的牵挂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显示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把读书看做是为百姓而读,展现了诗人的可贵。
三四句是写实,具有二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是老人了,透过诗句,诗人灯下读书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二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一盏青灯为何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因为是其读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物体,故而成了其读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意象。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忠于人民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既是对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寓意深远。
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诗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歌咏,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关于诗歌内容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凡是属于人生的各类内容,都可以被纳入诗人取材的范围,不应有什么事先划定的禁区 。对于主要身份是士人的陆游来说,其生活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书斋里度过的,读书正是他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当他要想写诗歌咏其生活内容,表示其人生感慨时,读书便理所当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题材。
《读书》虽以读书为题材,但诗人的眼光早已离开书斋这个狭小的空间,他将目光投向于整个人民,所以他所有的读书诗包括《读书》,仍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仍然流露着对生命的感慨,仍然是活色生香,精力充沛,是文学意味十分浓厚的好诗。同时他的读书诗既有现实主义的精神,使他的诗内容充实,热情横溢,显得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从平凡细微当中觅得诗情,写成活泼生动的好诗,一切都取决于诗人是否有灵心慧性。
创作背景
《读书》一诗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家乡后,夜晚读书,眼神不如以前。却依然心系黎民。于是写下了《读书》。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9482篇诗文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三百一十三天箴言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
心情语录
耐心不是等待,而是在等待中保持好态度。
随笔
静水流深,芳华如梦,烟雨碧波,细水长流,在时间的洪荒里,多少人来人往仿佛一阵春风,来去皆匆匆;多少缘聚缘散仿佛一场春雨,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多少相识相遇仿佛一夜春梦,风寒纱缦飘零似萍。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三百一十三天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三百一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