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
公元196年,汉献帝回到中原,并且立都许昌,重新建立了朝廷中枢机构,国家形势呈现出从混乱逐步回归稳定的良好势头。
挟天子以令诸侯
等到公元200年,也就是建安五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得北方走向统一的进程大大加速,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
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早在汉献帝立都许昌之前,袁绍的阵营里面就有人提醒过他,要他先下手为强,夺得汉献帝,以便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被别人抢先,那就被动了。
袁绍一开始没有听从谋士的意见,错过了抢先获得汉献帝的大好机会。当曹操挟汉献帝以号令天下之后,袁绍又感到大大地不爽。
袁绍认为自己的号召力和实力都大大强于曹操,不甘心被曹操压制,所以袁绍和曹操的对决是必然的,官渡之战就是袁绍和曹操之间抢夺汉献帝和领导权的战争。
官渡之战
当汉献帝还在长安的时候,天高黄帝远,矛盾还能暂时掩盖。当汉献帝回到中原,国家秩序必须重新整顿之后,他和袁绍之间的种种矛盾,就必须解决。这就是官渡之战之所以打起来的关键。
汉献帝在河南许昌站稳脚跟以后,对袁绍继续割据北方大片土地显然是不利的。
于是袁绍率领十万精兵南下攻打曹操,双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附近)相持。
但曹操的兵力远远不如袁绍,而且开战之前,本来投靠曹操的刘备趁着这个乱哄哄的机会,拉着一支队伍逃走了,而且还打起了反对曹操的旗帜。
袁绍的谋士看到敌营起了内讧,就建议袁绍赶紧趁曹操后防空虚出兵,抢占先机,但袁绍却拒绝了。拒绝的理由还很奇葩,他说自己的小儿子最近生病了,暂时不便出兵。
这样的错误,袁绍还不止犯了一次。比如,还有谋士建议他利用人多势众的优势,分批骚扰曹操,让曹军疲于奔命,袁绍不听。又比如,有一个叫许攸的谋士,建议袁绍放弃官渡,直扑许昌朝廷,端掉曹操的老巢,袁绍还是不听。
后来许攸和袁绍闹起矛盾,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当时的曹操其实也在困境当中,曹军最大的麻烦是粮草供应跟不上,眼见得将士们马上就要饿肚子了。
许攸的到来,给曹操带来了转机。他告诉曹操袁绍的粮草全部囤积在乌巢。于是曹操命人奇袭乌巢,一把火烧了粮库,导致袁绍军心瓦解,全线崩溃。成就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两军对峙的时候,事实上曹操也一度非常困难,不仅有刘备的背叛,还曾面临军粮短缺问题。在最困难的时候,曹操甚至一度打起了退堂鼓,试图撤军放弃。
这时候,有一个人写了封信给曹操,就是这封信给了曹操信心,让曹操坚持下来并最终赢得了胜利。那么这个写信的人是谁呢?
他就是荀彧。
三角关系
曹操和袁绍的对立只是表面现象,确切地讲,官渡之战是袁绍和许昌中央朝廷之间的战争。是袁绍和汉献帝之间需要有个了断,所以才会有官渡之战。
《三国志·袁绍传》在描写官渡之战的时候,开篇就写“初,天子之立非绍意。”汉献帝是由董卓扶上台的,从一开始袁绍就不赞成。
后来汉献帝迁往长安,袁绍就想在东部重新拥立一个皇帝,这件事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导致汉献帝和袁绍的矛盾越积越深。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官渡之战的本质,有两个三角关系:
第一个大三角,是汉献帝、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关系。汉献帝东归,导致了官渡之战的爆发。
而曹操和袁绍这两个人中,曹操扶植汉献帝,和汉献帝共存,所以力量得到壮大,袁绍不能和汉献帝共存,所以被清理出局。
第二个小三角,是汉献帝、曹操和荀彧之间的关系。荀彧出生于名门大族,从小就立志要匡扶汉室。荀彧帮助曹操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汉献帝维持汉朝的统治。
在许昌政权建立之初,荀彧是汉献帝和曹操都能接受的人物。他们三个人形成了暂时的合作关系。
通过对这两个三角关系的透析,我们可以看到,汉献帝虽然没有在官渡之战中正面出场,但他却是决定双方战略形势的枢纽人物。
荀彧和曹操一直是同事关系,和汉献帝才真正是主从关系。他在官渡之战中挺曹操,其实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汉献帝保住汉室江山。
官渡之战中,曹操集天时、地利、人和之利,最终以少胜多,打赢了官渡之战。
结语
曹操时具体的战术操作者,但是客观地讲,官渡之战的胜利,是汉献帝和曹操全力合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