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总结专题书香评文学习读后感感悟等更文800字点赞

听锦瑟群魏老师评文有感二

2023-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风起林下

       关于对魏老师的一些推崇,在这里就不去赘述了,群里整齐划一的欢迎、恭送,足以说明这一切了,对这一场面的还是有许多羡慕的,我总归还是有许多虚荣心的,年轻的时候也想着要去追逐权利,在单位里面也试图往仕途上努点力,遗憾的是个性、能力还有诸多的机缘问题,没有成功过。但是看到群里自发地、整齐地、统一地欢迎列队,还是有许多的感触,羡慕啊,权利可以做到这一点,能力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多好啊,可惜我没有,我做不到。

  回到写作上,这才是我想要学习的,才是我进群的目的。

  这周的评文是《老王的余温》,魏老师讲了两个小时,文本相对来说还是有些字数的,字数越长,暴露的问题就越多,作者还有如我一样的旁观者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可供总结的观点很多,其中这三条是我目前感触最深的,也是亟需学习的。

  一、取舍

  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人的一生,甚至都不止一个人,面临那么多可供书写的故事,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取舍才最符合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呢?

  《老王的余温》,作者是这么设定的:看到图片中一老一少,手挽手慢步在桥上,联想到现在城市里的一道新的风景线——义务保姆。把日常眼见和耳听的真实案例结合在“老王”一人身上,通过“老王”体现出“义务保姆”的初心和境遇,也为夕阳西下的父母辈们表示忧虑和同情。

  作者的故事当中,讲了“王首长”称呼的由来,他的退休、担忧女儿的婚事、和老伴的退休生活、女儿的结婚、去照顾孙女、和女婿的冲突、老伴的去世、和解,洋洋洒洒,概述了老王专业退休后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可以记录的事情当然很多,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对这些事情进行取舍,哪些是可以有的,哪些是不能留的,哪些应该详写,哪些应该带过,这都是作者的工作。

  作文讲评中,对学生经常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服从中心的需要;立意需要选材来支撑它,中心需要选材来突出它。没有选材,立意和中心就都是空的。道理是很清晰的,到具体实践的时候,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原则吗?在我,还是有一定困难度的。

  关照我自身,当我开始以身边的人物进行创作的时候,有很多的故事我是舍不得删去的,因为那是我好不容易才掌握的一手材料,多好啊,舍不得,很容易就犯贪全求多的毛病。手不够硬啊!

  二、逻辑

  划重点,动笔之前一定要充分准备,对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爱好,故事发生的环境等等,必了然于胸。正如十月文学奖得主任晓雯所言:“很多场景是没经历过的,我必须通过查考细节,把场景在头脑里还原出来。渐渐的,好像能看见画面了,又闻到气味,听到声音,感受到擦碰的触感。这种时候,我才会动笔开始写。”

  关于这个问题,魏老师分析得太仔细、太到位,让我失去了对老王这个人物再度解读的可能了。

  道理是知道了,怎么去操作呢?这是永恒的关键。

  在读《罪与罚》,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场景描写,触目惊心,好像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眼前上映。在读到拉氏谈他的杀人理论时,更加心惊胆颤,也终于恍然大悟,前面的拉氏我只能看到他的行为,此时的拉氏我终于明了他行为背后的逻辑了。

  比如拉氏的杀人预谋以及冲动犯罪,我是特别能理解的,我相信这个世上有些人是不能用常理去揣摩的,在他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我会脑补他不得已的理由,默认他的合理性,理解但不接受。对这世上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我都能找到或者试图找到他们合理性的可能,只要他们做出了他们的选择。比如陈羽凡的吸毒、比如董洁的出轨、比如张继科的赌债,在如此诸多不合理的行为中我都能理解他们,甚至脑补出他们做出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当然不一定会接受这种做法。

  陀氏的强悍就在这里,他强悍到把拉氏所有的行为都放大了,放慢了,一点点揭示出来,拉氏 的每一步都被他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提供的不是拉氏行为的合理性,而是其背后的所有逻辑。

  他有完整、准确、清晰的逻辑链,他不是出于作家的直觉,而是经过缜密、细致、科学地分析得出的结果。

  毕飞宇在他的《小说课》里面提到一点,他说写作的时候作家主要靠的是直觉,他的直觉会让它自然而然的那样写,回过头去一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作家自觉原来是如此的精确。

  直觉是不需要逻辑的,他不需要分析的过程,他直接就抵达了。

  而陀氏的直觉是准确的,可他不仅有直觉,还有逻辑,这两者中间差距有多大。

  三、细节

  缺少细节描写和不擅长细节描写,是大家的通病,这是魏老师的点评,也是我的弊病。

  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我反复诉说在阅读中感受到陀翁文字的震撼,杀马、杀人两处场景描写,那真实感、氛围感,比影视画面给我的冲击更大,那画面是刻进脑海的。阅读速度很慢,在读到这两处文字时,我是没有办法继续阅读的,冲击感太强烈了,必须停下来好好消化这些文字。

  怎么做到呢?

  似乎问题又可以回到取舍和逻辑上面去了,在一个场景下,可以描写的东西很多,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描写出来,想到摄影艺术,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方向,在镜头当中可能是一处很美的风景,当我们真的置身其中时,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有照片中的美,因为我们看得太全了,我们的眼睛是不加取舍的。

  到写作中,我们对人物,走太近了,容易写太周全;离太远了,容易忽略掉很多细节。

  写作难啊!

  道阻且长。

  和群主锦瑟有一段对话:魏老师的强悍不在于很多文章能看出问题,而在他不但能讲清楚问题在哪里,更在于他还能改这些问题。

  和群主锦瑟讨要一个名额,等我写出一篇自我感觉满意且符合要求的文章,一定要让她给我插一个队,让魏老师狠狠批评一下,点醒我。

  看别人的文章,还是欠缺一点,缺少了写作者的心态。

  共勉。

女神镇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