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留名张汉卿,不负出身不负心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一代军阀张作霖和他的儿子张学良便是这句话的典范。
寸土不让的故事就出自张作霖,他虽出身土匪,却也扛起了中国人的大旗。
千古留名张汉卿,不负出身不负心虽然他后来被日本人炸死,可也为我们心中的想象留下了一笔传奇色彩。
今天要讲的主角就是他的儿子张学良。
众所周知,张学良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
他奉行不抵抗政策,放弃了东三省大范围的领土,是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罪大恶极。他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居功至伟。
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一个人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凭借的是什么?
是他的努力,他的战绩,以及他对人心的把握。
千古留名张汉卿,不负出身不负心他有资本,不论是政治、军事方面,还是人脉方面的,他都应有尽有。
今天就讲一下他在皇姑屯事件后为何能够快速掌权,而无任何异议。
我本人认为有以下几大缘由:
一、他父亲张作霖对军队的绝对掌控。
张作霖一直对军权看的很紧,即便杨宇霆号称“小诸葛”,是张作霖的智囊,张作霖也一直严防他对军队伸手,所以在张学良设计除掉杨宇霆之后,军队里仿佛古井一般,不起一起波澜。
二、张学良的身份。
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长子继位,再加上张作霖从小就对他大力培养,所以他继位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张学良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在校成绩卓著。
毕业后担任东北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负责保卫张作霖人身安全以及维持奉天治安。同事,他也将他的老师郭松龄带入军中。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节节败退,他参加了霸山战斗和山海关阻击战,而他的部队也是奉军里唯一一支取得胜利的部队。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他与姜登选率领的奉军第三军和第二军突破山海关,直捣北平,直系部队节节败退,几乎全军覆没。此次胜利,他的父亲张作霖成为北洋军阀领导人。
同时,经过这两次直奉战争,张学良在军中年轻一代的声望达到最高峰,也为他捞了一笔厚厚的军事资本。
三、张学良的仇日思想。
张学良以前就和日本人不对付,皇姑屯事件更是加剧了他的仇日思想。
千古留名张汉卿,不负出身不负心而奉军几乎是日军一手扶持起来的,军中绝大多数人对日军心存敬畏。
在军中这样的思想下,东北危在旦夕,急需一个人来主持大局,而张学良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四、张学良身边能人众多。
如郭松龄,杨宇霆等人,虽然这些人结局并不好,有的甚至是被他所杀,但不可否认,这些人给了张学良很多的帮助与很大的启发。
五、张学良的胸怀。
在古代,臣子作为下属,大多都担心皇帝鸟尽弓藏。
而张学良呢?他不会。即便是后来郭松龄冒用他的名义反奉,想改造东北,他也去劝说郭松龄投降,这就是他的胸怀。
六、张学良的眼光和分析问题的角度。
当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系战败北撤时, 吴佩孚没能乘胜追击。
张学良回忆说:“奉军打败回退, 那时候, 他要是追击过来, 自山海关追击过来, 要是用全力追击, 可以把东北给解决了, 因为东北已经被打败了, 就剩我的梯队了。”
事实证明,张学良说的是对的。他对吴佩孚的这次战术失误,没有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相反,多了一丝叹息。
千古留名张汉卿,不负出身不负心留言:他一生辉煌也好,落魄也罢。但不可否认,他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也为中华名族做出来许多贡献。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我们所有人都欠他一句: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