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曹操2(20/150)
100个字怎么能完成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呢?今天继续说曹操。
易中天老师在讲三国时,把曹操定义为“一个可爱的奸雄”,可见,他对曹操这个人物是喜爱的。然而那个“水煮三国”的作者(叫个啥名,我忘记了)对此强烈的抨击,主要理由有二。
其一是易中天老师讲过的,曹操小时候和袁绍他们一起玩闹的时候,他是负责出坏主意的那个,有一次把一个新娘子抢过来,虽然只是抢着玩,并没有实施别的什么“侵害”,但这是在汉代,女子的清誉比什么都重要,被人抢走过一回,就算贞操还在,也是活不下去的,可见曹操有多坏。
其二就是众所周知的那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这是他刺杀董卓失败后,逃亡回家的路上,投靠伯父吕伯奢,误杀吕伯奢一家后,向陈宫所说的话,陈宫也因此离他而去,后来还辅佐吕布,与他为敌。易中天老师的解释是,这句话是作者加工过的,可能曹操的原话是:“宁可我负人,勿让人负我”,这样说比较符合当时的处境,作者之所以要作此修改,就是要将曹操打造成人人得而诛之的奸贼。“水煮三国”的作者认为易老师是在为曹操辩护。
事实是怎样的,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在后人的评说了,曹操因挟天子以令诸侯,早已成为了打算篡汉自立的“奸贼”,然而用今天的历史观来看曹操这个人,很多人还是都比较佩服和喜欢曹操的,尽管在戏曲里,给了他一张白花脸。白脸是奸臣、花脸是莽夫,然而从小说或者电视剧中来看,没有曹操,汉献帝可能真的早就死了,东汉不会再往后延续十几年,而且,他可是足智多谋,比起刘备、孙策、孙权等人,强了岂止十倍。尤其是再新《三国》这个电视剧里,所有的谋略基本上都是曹操自己先提出来的。
曹操除了政治、军事才能外,还是一位文学家,是魏晋时期文坛的巨匠、引领式的人物,作为一个身处乱世,几乎每天都在带兵打仗的人来说,真是不容易,他在官渡打败袁绍,一路追击至东海畔时所作了那首《观沧海》,在赤壁大战前所做的那首《短歌行》,成为了传颂后世千年的名篇。
说起《短歌行》,新《三国》电视剧里,陈建斌饰演曹操,所做的诵读,真是太难听了,每两字一个断句,从头至尾一个语调,比起老《三国演义》里鲍国安的诵读差了岂止十倍,也就比我强点。
在我看来,曹操是真了不起。起初大将军何进打算招西凉兵入京平叛时,曹操就提出过反对意见,其见识就可见一斑了,后来只身刺杀董卓,足见其勇敢;刺杀失败,回老家一下就拉起了一支队伍,足见其家业雄厚,家族地位之高;加入袁绍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的队伍,多次献言献策,孙坚的先锋队伍攻破洛阳后,亲自率领队伍一路追击,想要夺回天子,其雄才大略已展露无遗。后来,在董卓被吕布所杀,李淮、郭祀之乱后,闻知天子逃出长安,逃往洛阳,马上去将天子接到了许昌,他的大本营里,足见其眼光长远。再后来的官渡之战,更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足见其智谋。对关羽封侯、赐金,同意他往河北寻兄,足见其义。到了后其,能称帝却不称帝,虽然显得假惺惺,虽然时机不到,但也能称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