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端午放假前夕,儿子学校老师在群里发布了一条区教育平台《学生综合评价与发展》的作业,让家长们抽空做一下。
我前两天因为有事,没有进去看,不过在家长群里就已经有人在讨论这事了。这是啥作业,还要录音,还要画画等。
昨天,我抽空进去做了一下,说的是学生综合评价,到目前据我所知没有一个是学生自己做的,全是家长在做,而且这些题目前按孩子的水平,没有几道题能做。
这个评价里包含了:人文修养、阅读素养、批判性思维、音乐素养、实证精神、国际地理、发散性思维、安宁水平、舒适倾向等十几二十个项目,这些题孩子们连啥都意思都整不明白,还让他们答。
关键这些项目里又包含好多题,有些题是需要录音的,录音题里明明写了至少不低于30秒钟,我进去录了2分钟提交时显示回答时间不够,必须回答够5分钟时间。让孩子们用时5分钟讲一个传统节日,别说孩子,就是让我突然讲这几分钟也不行。
所以群里家长只有三分之一做了这个,其中包括很多放弃的题。有家长们问其它几个区的情况,都说没有这种测评,听都没有听说。出这样的评价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不做,说你作为家长不配合学校的工作,赗子先给你戴上,孩子的学习不放心上,让其听之任之,家长又担心孩子在学校受批评。
孩子班里有几个家长年龄偏大,一般网络的事都不太明白,做起来更是麻烦。
做了,很多题,又不知道怎么答,好些家长说用两个手机做题,一个手机负责写答案,一个手机负责百度,就这样也是很多放弃的。有家长统计了时间,需花5个多小时来做这个评价,关键还不能完全做完。
主管部门的心思猜不透,做这些有何意义?是问卷调查吗?有多少问卷是真实的回答,还不都是官方的。
作为万千家长中的一员,我也只有照办去做,做不了的就放弃。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不是不想做,是确实做不了,让我去画画,本来就是一个对美术一窍不通的人,如何去完成。阅读那些还能做一下,其它的就爱莫能助了。
在多年前一个老教授家里也是有一个和我们孩子一样大的学生,老教授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房改把钱包掏空,教改把父母逼疯,医改把人养老送终。”
真的是要逼疯家长,现在的教育理念和原来不完全不同,教材也不知和我读书那会改过几版了。
现在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考思维的题增多,有时候看这个答案也对那个答也对,都差不多,把家长和娃儿搞得头大,就连前文化部长也说过这事,他也做不小学的题。
我叔也说过,当初弟在读书时,老师出了三道数学题让让孩子回家做,做不了可以向家长求助,有一个家长是大学教数学的,辅导出来的题错了两道,另外一个教授也错了一道题,我叔说我弟错一道题已经很好了,因为他文化不高,真的是难为他了。
回到正题上,以上的评价就真能测出学生的综合水平?这个到底是家长做的还是学生本人做的?
就如孩子从幼儿园到现在做的小报,哪一次不是家们做?做好这些有用吗?还不如把身体锻炼或上一些孩子心理健康的课来得实在。
有时上面的出发点是好,但真正能落实到实处吗?到了现实中是否和当初你们拟定的相符?
我不敢妄加评论主管部门的出发点,但作为家长来说,在实际中这个评价毫无意义可言,还不如给孩子们上一些心理健康的课或者安全课好。
老师也没那么累,这样不仅老师累,家长们也累。5个多小时时间可不是一点点,大家也不是盯着只有这一件事。真是搞明白为什么搞这个测评。
希望以后拟定对学生家长有意义能落到实处的事,而不是高大上只看成绩的表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