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年治愈一生,还是用一生治愈童年?
2022-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本华
1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
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
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
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这段话出自王朔的《致女儿书》。
在这段字数不多的描写中,王朔清晰的表达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也是他生命中刻在骨子里的"痛",而这种"痛"正是因为"缺爱"。
2
2007年,王朔眼看着母亲一天天老去,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于是带着母亲参加了一档《心理访谈》节目。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王朔不停地落泪。
节目快接近尾声时,王朔问自己母亲:"如果我是一个杀人犯,你还爱我吗。"
母亲回答说:"我会举报你。"
对此,有文章这样描述王朔,
可已经49岁的他,仍像个无理取闹的孩子,企图证明母亲对自己可以无限包容。
偏激得像个哭着要糖吃的小孩,想要母亲手里所有的糖。
不得不说的是,观众所看到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当事人生命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切片”,远非事情全貌。
可以肯定的是,种种原因导致的童年时期的痛苦,的确给王朔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让当时年近五旬的他仍然无法走出。
3
应了那一句话,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愿所有人都是用童年治愈一生,而非后者,用一生治愈童年。
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图片来自网络,若侵犯版权,请告知,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