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儿童文学史,我们忽略了一个人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和“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并称为“国内三大儿童文学奖”,但是后者相对于前两者而言,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然而,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文学奖,也是唯一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奖项,并且还具有政府参与性质。自1981年诞生至今,已成功举办28届,是连续运作时间最长和获奖作家最多的文学奖项之一。而陈伯吹先生被誉为“东方安徒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对大多数人来说,陈伯吹先生的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对作家和编辑们来说,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也是当年的金牌掘手,挖掘了琼瑶、秦文君、陈丹燕、任溶溶等多名著名作家和翻译家,还对梅子涵、金波、沈石溪等著名儿童文学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梅子涵老师曾经表示:在中国的儿童文学中,陈伯老是个伟大的人。而沈石溪老师也曾万分感慨:“真正能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时间、精力和心血,全部、彻底、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唯陈伯吹先生一人。”可见,陈伯吹先生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作家们与陈伯吹先生的故事
陈伯吹先生与孩子们在一起
金波: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夜陈伯老为我留下的灯光。
有一年冬季,金波参加少儿读物评奖工作,跟陈先生同居一室。一夜,金波外出办事,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他走近宾馆大楼,仰望居室的窗子,依然亮着,他以为是陈先生在伏案写作。走进居室一看,陈先生已经睡着了,但依然为他亮着灯。第二天,金波向陈先生致歉,但陈先生却说,我怕你回来晚了,熄了灯,给你带来不便。陈先生说的那么平静、谦和,让金波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正如金波所说:“为儿童写作的人应当心地善良,对生活、对未来怀有极大的热忱。从陈伯老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从事儿童文学工作者的风范。”
秦文君:我几乎收集了陈伯吹先生的全部已出版的作品。
秦文君当年有篇小说被内定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不少圈内人已知一二,都纷纷向她表示祝贺。可未等及颁奖,先传来这篇小说在台湾亦获大奖。陈伯吹先生为此特地找到秦文君,希望她能够放弃“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这个大奖——何必锦上添花,该把大奖给更需要鼓励的作者。这份坦率让秦文君肃然起敬,正如她所说:“我总觉得这个旧时打扮、外表谦和本分的老人,之所以七十年如一日做儿童心灵之花的园丁,细心呵护幼小的灵魂,除了他对儿童的炽热爱心,对人类的明天充满希冀之外,还有一种不可改变的本性,一种可贵的尊严。”
陈丹燕:只有不停地写出更好的作品,才能对得起陈先生爬六楼送书的期待。
陈丹燕刚上大学那会儿,刚对儿童文学有了兴趣,有一位老先生介绍她去陈伯吹先生家借书看。然后,一借不可收拾。有一次,陈先生来给陈丹燕送书,正巧她没在家。陈先生二话没说,一步步扶着扶梯走上六楼,那年陈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这件事情一直记在陈丹燕的心里,也是一直以来写作的动力。后来,陈丹燕的第一篇小说一经发表,就获得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这让她既惶恐又惊喜,写作之路也由此开始了。
“东方安徒生”称呼的由来
安徒生在国外,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安徒生奖”是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而中国也有一位“安徒生”。据说陈伯吹先生被称为“东方安徒生”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1955年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诞辰150周年,当年又举行四位世界文化名人纪念会,在会前的前两天,全国文联特地安排陈伯吹先生与来华访问的丹麦大学研究安徒生的专家克里斯坦森教授及其夫人会晤。双方就儿童文学的学术问题相互谈得非常投契,克里斯坦森教授一时忘情、兴奋地表示:想不到东方还有对安徒生及其作品了解如此透彻的人!他把陈伯吹称为同道知音,并称之为“东方安徒生”。
“东方安徒生”的称号可不是徒有虚名。陈伯吹先生对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尤为推崇备至,他认为安徒生给自己的影响很大。到如今,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的中国作家金波、秦文君、张之路都曾经受过陈伯吹先生的指点,也都曾经获得过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创作情怀
陈伯吹先生的作品陈伯吹曾经说过:“凡是一个有成就的作家,必然能够和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能写出儿童所看得懂,并且喜欢看的作品来。”
陈伯吹先生有篇著名的童话,叫《一只想飞的猫》。曾经有小读者问陈伯吹,童话里的那只猫后来究竟能不能飞?陈伯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选择反问小读者,你觉得呢?小读者在陈伯吹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说出了自己的理解:那么骄傲的猫,即使真的长上了翅膀,也不能飞。
这位小读者不仅对这篇作品理解透彻,而且还分析得头头是道。陈伯吹对小读者的回答印象深刻,并从这件事情联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认为,无论是童话还是其他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积极正面的思考。
纵观陈伯吹的许多作品,里面的主人公很少以“爷爷”“公公”这样居高临下的身份出现,而总是以更具有平等意义与亲和力的“哥哥”“叔叔”的形象站在孩子们的面前。文如其人,这也能显示出了陈伯吹先生谦和的品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相继为孩子们创作出版了《一只想飞的猫》《飞虎队与野猪林》《摘颗星星下来》《童话城的节日》《海堤上遇见一群水孩子》《好骆驼寻宝记》等童话、小说和散文作品,还出版了外国经典儿童文学的翻译作品《绿野仙踪》《小夏蒂》《普希金童话》等,其中有的是过去著译的修订再版。这是一代儿童文学大师献给幼小者的爱的礼物,是一株年老的大树对身边的小花小草们默默的关注与祝福。
一生都在致力于儿童文学事业
陈伯吹纪念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贺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这样评价陈伯吹先生:“在我们中国,从古到今,将六十年岁月全部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陈伯吹可称是第一个人。”
陈伯吹先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除了74年笔耕不辍地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出版了百余种书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是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与发展的“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策划者、创始人和最初的出资人。1981年陈伯吹用自己仅有的五万五千元的积蓄创立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1988年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2014年再次更名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现在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显然不同于当初的“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了,不仅有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的加盟,同时还加大了奖金额度,除评选图书和单篇作品外,并增加了对促进中外儿童文学、儿童出版交流有突出贡献人士的奖励。因此,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
本着进一步推广优秀儿童作品的初衷,上海高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推出“陈伯吹奖典藏书系”(共5册)。这套书系所选作者都在儿童文学领域深耕细作数十年,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特色。比如:沈石溪、李学斌、彭学军、薛涛、王勇英,他们还获得不少专业人士和专业媒体的盛赞。这套书系的题材囊括校园小说、成长小说、动物文学、乡土文学,主题或积极向上、或引人深思、或感同身受,给孩子们提供了一场阅读体验盛宴。
陈伯吹奖典藏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