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自己的光每天写1000字随笔散文

从此刻开始,以爱凝望生命的底影

2018-04-25  本文已影响28人  书先生微言
图片来自网络

幼芽发萌于枯枝,不知是幼芽的不幸,还是枯枝的幸事。然而对于世间与人,生生不息,总是好的。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在于生活,生息,活着。

苏格拉底如此稀少,人常常生于无知,既不知如何提问,也难遇启发性的问题,混沌是经常。生命之初,只能全然吸收世间一切,无论爱与不爱。可当生命长成,又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外来的内容充塞内心,本性不知被堵到哪个角落去了。

头脑早已满溢,非得按外界的标准去做。循着爱成长的人,算是有福的,惨失爱意的人,继续对生命诋毁摧残。表象是破解不开的轮回,父母怎么待我,我就怎么待自己。如果成人了还不自觉,接下来就继续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心态和外界物质的限制,是整个家族链的硬框。

幸而,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不只是把同类视为工具加以利用,还在于能够持续且深度得学习。人身体成长,心智也健强起来,对世界的知识积蓄越多,对表象和真相的思考也越加深入。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人从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可以成长到,能够看到每一件事联系着的若干牵绊因素,见因果和无常。

逐渐认识自己,重新触抵本性。人的本性,纠集到根,是善与恶。善,是宽广的,推助人成长;恶,是狭隘的,阻碍人成长。善的行为是爱,恶的行为是战。善与恶之外,大概是非人造物。最初的类人猿,可能无论善恶,成为人之后,有意识,会语言,从此,后人都是人造的生命,都受其他人的深远影响。

语言是意识的形象,是最软和的人造物,比天边的云更嬗变,从意识里提炼出来的陈述,都可以按某些逻辑,锻造成一套看上去完备严密的说辞。落定在行动上,却不再如此灵活,固结确定下来,好似原本四下流溢的铁汁,冷凝成器,难再更改。无论意识多么复杂多变,行动在出现的一刻,即具备了明确的含义,成为人定位的论据。

不论意识里如何思考善与恶,行动上的体现更直接。当行动和时间连接起来,人能从更长期的时间,去评定,表象上的善与恶,是否是根底里的善或恶。人成长时的诸多经历,很能说明这一点。

父母未开智,总以自己的原则评判孩子,认为不打骂严惩,不能帮孩子塑造严格的纪律观念,无施棍棒不出孝子。父母自认为,这是为孩子好,是一种善行。对于孩子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有的孩子很皮实,无所谓,甚至认同这种管教方式,认为可以用在孩子身上。有的孩子很敏感,耿耿于怀。无论孩子怎么看待,父母行为或许会在孩子情绪的底层上,构筑起难以止息的余波。父母动辄打骂,基于力量的优势和权威地位,如果这种行为发生在毫无关系的两个人身上,大人和小孩,小孩不想听大人的指令,大人就打骂,这显然是恃强凌弱。特朗普很擅长这么干,为了美国的私利,捏造事端因由,出兵小国叙利亚。历来的战争狂人总爱这么做,因为我强,就可以适者生存,为了私意,打到你服。

打骂的表象是战,不是爱。给小孩留下的最直接的影响,不是慈爱,是阻隔。小孩还没有理性地区分开行为和个人主体时,并且父母的责罚原则本来就不稳定,出于私意随意变更,孩子大概会认定父母可以随意和强硬地对待自己,如此沿袭到生活里,权威进而会取代父母的角色,于是,父母不只是培养了顺从自己的孝子,还为社会培养出奴性或奴隶主特质的人。奴性或奴隶主特质的人,犹擅驯服和役使,不知人性,大概总是难与人平等友好地相处。

孩子最初获得爱的来源,只有父母,当父母没有给予时,没有言语上的肯定和鼓励,没有特意的陪伴,没有惊喜的礼物,没有精神上的尊重与珍惜,孩子对于爱的感受,无知无觉。一个人没有感受过爱,很难学会爱自己,自己没有的东西,如何施予别人?

父母自以为的善,留下的可能是无法清除的恶。加之,人无时无刻,不在承受其他人的影响,即使那些影响不如父母给予的那样深入心髓,也足够让内心和行为忽而扭曲一下。某些事件甚至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真正脱胎换骨的改变,大概需要经历一番又一番糙磨。

花落了,还有枝。枝折了,还有干。干斫了,还有根。根撅了,有种。

现时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这样向前因追溯,没有一个果是白白得来的。人所作的决策90%以上都是潜意识做出的,潜意识受情绪影响,情绪的基底是性格,性格形成于前半生的经历中。

某一刻,问题出现,冥冥中现出解决的道。暂停碌碌的脚步,开启宁和的冥想。反观前身,或可重新分辨,善与恶,喜与憎,美好与涩陋。曾经隐忍,无意经过,却又铭刻在心的画面,一一拣选出来,重新打量,过去诸多事件在生命路途上刻印的标记。人记下的,只有自己留念感受的事件,那是整个身体的记忆。当时的心情已飘散去,对生命的感受却深刻地留下来,潜在底影里,掺和着每一次自我评价。思维、意识、精神和行动,莫不受一丝牵连。

宁和中,生命去向完整,人不只是活在当下,还带着源起的感受,对爱不再无觉,能够趋爱避战。人如被爱与善意包围,就是找到了心智开放的肥沃土壤,心智打开,热爱成长,于是,对未来满含热望。每个人,把别人当成镜子,也是别人的镜子。每个人都期待心智的打开,心智开放,可以全然地吸收世间的一切,不带善恶标记。

维克多•弗兰克,经历集中营惨剧后,领悟到人对意义选择的自由是无限的,可以超越身体、社会的限制。即使在最苦虐的监禁中,病痛、羞辱、绝望,当他回想新婚妻子,爱的感受立时覆盖整个身体,那一刻满心里无尽的幸福,只一瞬间,希望重新充盈整个生命。爱使人渡过苦难,享受福乐。

生命青涩时,底影里留下的感受软弱、畏怯,那时的心,尚未强健、达观,不知如何自立,过于依赖外界,对于可做的选择,对希望的自由畅想,极为无知。无知时,总昏昧,无定策,左右摇摆。左手光亮,右手暗魅,竟也不知何以选择,非得都吃一遭教训,才知道哪边是长久的道。

要是早读读圣经,也挺好。耶稣讲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生于无知时,总想入那看上去好走的宽门。直到成长起来,有些自觉,才感受到内心的力量与强健,因而有勇气向窄的门,无尽寻找,循着前人留下的书与经,渐渐找到哺育心智的乐园,生命里开始有爱,有希望,从此充满活力,蓬勃张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