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美文散文故乡记忆

油菜花的记忆

2019-08-16  本文已影响28人  心有六翼

         周末带女儿去儿童乐园玩儿,草坪上星星点点开黄花的蒲公英吸引了她的注意,再三拦阻之下还是揪了三四朵,说是向日葵宝宝。倘若她看到我少年时时常看到的油菜花地,或者是像我一样需要在上学的途中穿越一片又一片金黄,真不知道会兴奋成什么样。

  在我老家,油菜是农户重要的经济作物,几乎家家都种,油菜籽也会留下一些,送到作坊里榨了用作食用油。油菜籽油的味道,我现在几乎辨不出来了,但我一直对油菜有不一样的感情,我的春季学费,常常是父亲到收粮食的人家预支的卖油菜籽钱,倘若油菜长势好,秋季交学费时就免了拖欠的尴尬或者是等父亲出去借钱时心里的委屈与无奈。四季更替,上学路上田野里大片的金黄和初夏时的夹道槐香,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梦里也会出现。

  除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之外,一直以为再无别的诗作咏及油菜花。后来读袁枚的《随园诗话》,看到商宝意诗中“小朵最宜村妇鬓,细香时簇牧童衣”,袁评价此诗有味且性灵。我却忍不住想笑:一则村妇决不会摘油菜花戴,村里有的是杏花及桃花,菜花要戴的话,肯定弄一脸黄色花粉(花黄乎?);二则牧童绝对不敢在油菜地旁边放牧,牛或羊跑到油菜地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因为油菜极容易断,大风尚且会造成减产,何况牲口?诗人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才子”,看到了村里的炊烟便会摇头晃脑感叹有桃源之美。《随园诗话》中,还有刘鸣玉的诗句,一反商宝意油菜花太过平凡只可与村妇牧童为伍之意:半亩只邀名士赏,一生不上美人头。我亦曾不以为然,一则半亩太小家子气,二则句子透露出的孤傲与狂狷之气,让人觉得不可亲近,装得过了,油菜花不会这样,仙人掌倒是可能。现在想来,诗人眼中的油菜花,与其诗意的生活相关,凡物皆可入诗,生活及文字脱不去其闲适意趣而已,并非刻意如此;而我眼中的油菜花,与我的成长相关,许多事物,总能让我想起曾经的岁月,如同常常感叹世风日下的遗老,却并不是难舍过去。

  时间匆匆,父亲已经不再是以前我心目中那个什么困难都不放在心上的坚毅形象,我也再不是那个在期末拿几张奖状回家便会雀跃在父亲身边折腾的小男生了,但父亲那时眼神中的坚毅、乐观却一直扎根在我的心里,一如油菜花开时的满眼金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