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概念
2022-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高希宇
最近晚上会翻翻《重塑心灵》,因为都是熟悉的内容,翻得比较快。比如逻辑层次,就看看标题看看故事。
昨天引发我好奇的是对“自信”的定义:相信自己的能力。
这就好玩了,能力是极其不确定的,可有可无,可大可小,有什么好相信的呢。
在培养自信的途径中,指出了感受,尝试,经验,能力,(肯定),自信,自爱,自尊。
我很欣赏整个这个链条,但是那个“肯定——来自于外界的正反馈”我是保持怀疑的,那是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独立自我需要的。
既然有逻辑层次,为什么还要把相信放在能力层,有资源却不用呢;为什么正反馈要依赖外界呢。
相信至少应该放在价值层,自信、自爱、自尊都在这一层,要稳定很多。
关于身份层的“自我”,从自发到自觉确实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一旦通了,就好像从沙漏的下面升腾到上方,经过最狭窄位置的挤压以后,空间会越来越大。
加油啊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