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之路理财投资

“宝宝”理财:虽然不懂我,但你或许在用!

2023-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老萧投资笔记

“宝宝”理财产品常见的有余额宝、理财宝等。

指从淘宝发端、以“宝”冠尾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把工资扔里面,每天都会有块儿八毛的利息利息不算多,但总比闲搁着强。

其实,“宝宝”理财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它是一种货币基金,历史相当悠久。

货币基金究竟是什么?

一、啥叫货币基金

基金也分很多种,风险和收益也不一样。相比其他基金,货币基金就有点弱。

它一点儿风险也不敢承担,爱投资国债。要想靠这赚大钱,根本不可能。

买这种基金,和存银行没啥区别,所以搁以前货币基金没啥知名度。

忽然有一天,在“宝宝”理财产品的带领下,货币基金逆袭了!

没啥风险,收益还高!堪称“基金中的战斗基”

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提现快

一般来说,货币基金有自己的规矩,今天申请提现,明天才能到账,这叫T+1。但用“宝宝”理财,提现一秒搞定,当天提当天取,这就叫T+0。

凭啥这么快?因为钱是“宝宝”垫付的!

二:收益提高了

前面说了,原先的货币基金爱投资国债,这赚不到啥钱,当然利息也没多少。现在靠着网红效应,一下吸引了好多粉丝。货币基金的钱变多了,怎么用?

放银行啊!

这么多钱一下放银行,银行当然也乐意,于是双方就会商定一个利率,这比咱老百姓的钱存银行利率高得多!

这叫同业存单。

这么牛的事儿,有啥问题呢?

二、货币基金也是把双刃剑

问题一:中小企业“躺枪”

表面上看,银行被货币基金掐着,要提高利息,才能拿到存款。

可实际上,它们还是好朋友,全靠银行把这些钱用更高的利率贷出去,才能带动整个链条。

理财大妈要收益!货币基金要收益!银行也要赚利息!

这么多钱从哪儿来?去薅企业的羊毛。

银行拿着A的钱,去买B的货币基金,居然还有差价赚。

同样,市场上也有很多银行,货币基金把这些钱,再存到利率更高的银行里,它也有差价赚,如此一来……

这点钱被金融机构“赚来赚去”, 总得找个接盘侠!

越小的企业贷款越贵、越难,所以最后的接盘侠,往往是困难的公司。

货币基金是好东西,但如果它发展过速、不受约束,就可能会变成金融之癌,损害实体经济。

问题二:“宝宝”也有风险

今天申请提现就能立马拿钱走人,这是“宝宝”理财机构自掏腰包垫的,但这可能成了风险的起点。

刚开始,“宝宝”是想吸引些理财大妈。可没承想事情搞大了,把土豪大爷也招来了。

“宝宝”一秒能提现,利息也算不错,所以很多公司会把流动资金放里面。

可万一哪天,这些土豪大爷组团来提现,“宝宝”咋办?

一旦垫不起,就要出大事!

一旦某个大爷发现,提现不好使。

接着人人都会担心,于是大家抢着提现,挤兑就发生了。如果吃瓜群众反应慢,就比较惨了。

金融这玩意儿,怕恐慌性挤兑,挤一个,倒一片。

既然问题很严重,是不是得管管?

三、监管机构出手了

政策一:限制每人的购买数额

货币基金总量不能太大,否则会损害实体经济,但人人都想要买,所以每人只能买一点儿。

政策二:禁止T+0大量提现

货币基金为啥一家独大?T+0提现功不可没。利息堪比定期,方便堪比活期。

监管机构为了经济稳定,要求限制原先的T+0提现。如果想在T+0的货币基金平台上提取超出规定限额的钱,提取时间就要变成T+N。

限制T+0提现,既可防止挤兑风险,又能引导大家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货币基金一家独大的局面,既不可能长久,也不是优良的金融市场的表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