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成长

Psycho1 别让“应该”束缚你的人生

2017-08-07  本文已影响6人  持续更新

当我们认为事情或者他人“应该怎样”,而不是简单地希望怎样时,我们极容易陷入苦恼之中。

按照心理学家艾丽斯的观点来看,这种“应该”想法是一种固执的思维方式,且大部分人至少有一个特定的“应该”信仰,并且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带来不愉悦的情绪体验。曾经的自己就饱受“应该”之苦。

我:你生了我就得养我

父亲:人家国外养到孩子18岁就不管了,我都养你到20多岁了,你还要让我养你到什么时候!

就是父亲的这句“气话”,让我自感饱受伤害,且一度认为老爸不爱我。因为在我的大脑中一直有这些“应该”信念: 爸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发自本能,且持续孩子的一生的。

直到我一看一篇题为“别把你的孩子养成一只白眼狼”的文章后,我深深地陷入了反省之中,并不断的诘问自己:我的“应该”信念是对的吗?

终于我解开了多年来的心结:伤害我,且让我痛苦不堪的不是父亲的话,而是我自己的“受之无愧”感。而这种受之无愧感就是一种“应该”信念——我觉得父母生了就应该一辈子管我,就必须给我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哪怕一些要求和需要是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

我对自己的负面认知进行了逻辑驳斥:

一 孩子成年后,父母已经没有了抚养义务,所以爸爸没有义务管我一辈子;

二 他也有自己的情绪局限性,这句话只是他在愤怒情绪下的气话而已。事实是,他供养我读书20多年,却从未向我索要回报;

三 爸爸是爱我的,尤其是当我有了自己的宝宝之后,这种感受越发深刻:他给我的爱看似未能如我所想,但他已尽他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来爱我——他爱我爱的不容易,他给我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体力劳动换来的。

想到这些,我不禁对自己曾经的想法“嗤之以鼻”——以前的自己就是一只“白眼狼”;我不禁对自己曾经的痛苦情绪“挥手告别”——一直以来的负面情绪原来是如此的荒谬而可笑;我不禁对父母心怀感恩和愧疚:正是因为有你们的托举;我才有机会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经历这些,我想大声告诉你:别让“应该”束缚你的人生!其方法之一就是对自己的“应该”信念进行逻辑驳斥,诸如以下:

信念:我怎样对待他人,他人就该以同样的方式待我。

逻辑驳斥:每个人价值观不同,有时候就会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情。我希望他人如此待我,但他们没有理由一定要这么做。


信念:我一定要为人所爱

逻辑驳斥:我比较享受被人喜欢的感觉,但期望每个人都爱我是不现实的,就像我并不会喜欢每一人一样。


信念:我应该总是得到公平对待

逻辑驳斥:我比较喜欢公平,但我深知世界充满了不公平。我很有可能时不时会受到一些不公平待遇。

在你的意识中有哪些“应该”信念正在束缚你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