鲣鸟
鲣鸟的意思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吃鱼坚硬的鸟”,实际上是“爱吃鲣鱼的鸟”才对。这也叫人奇怪,竟然有鸟的名字是以鱼的名字来命名的,不知是他们真的有那么钟爱吃鲣鱼呢,还是给他们命名的人的一时兴起呢?
鲣鸟与鹈鹕是亲戚关系,所以二者还是很相似的,尤其是这只长剪般的尖喙,也是潜入水中抓鱼的绝佳工具。他们可以用两只长蹼的脚掌站立,身高超过半米,算是热带海鸟中的大个子,前半身是清新典雅的奶油色,后半身则是耀眼夺目的雪白色,尾巴为楔形,翅膀大且长,飞羽多为黑色,眼睛浑圆有神,多数品种的眼周都画有眼影。
鲣鸟主要分为蓝脚鲣鸟、红脚鲣鸟、蓝脸鲣鸟、褐鲣鸟,细分的话还可以加上秘鲁鲣鸟、橙嘴蓝脸鲣鸟,阿波特鲣鸟、憨鲣鸟、南非鲣鸟、澳洲鲣鸟。
鲣鸟首先,蓝脚鲣鸟是分布于美洲中部的西海岸的大型热带海鸟。雄鸟亮黄色喙,雌鸟暗黄色喙。雌鸟瞳孔明显比雄鸟的大。呈淡黄色的眼睛是他们卖萌得宠的制胜法宝,那无辜的眼神,跟白色的肚皮、棕灰色的翅膀以及宝蓝色的大脚掌,一起构成了整一副粗笨好欺负的傻样儿,有人因此叫他们“Boby”,意为傻里傻气,身体笨重,疏于防范,容易被人抓去烹了。
鲣鸟其次,红脚鲣鸟是可以称为黑白色鲣鸟或烟褐色鲣鸟的,身上的羽毛由头到尾都是白花花的一片,洁净无瑕,只有部分飞羽是黑色,喙为淡蓝色,与头交接处有红斑,脚掌通红,像是两片深秋里的红色枫叶踩在身下,趋光性强,清晨出外觅食,傍晚归巢的习性规律被渔民们探知而利用,渔民们可跟着他们寻找鱼群,也可以跟着他们找回返船的路线方向,所以渔民们亲切的叫他们“导航鸟”。
鲣鸟再来,蓝脸鲣鸟是比红脚鲣鸟分布范围还要广的海鸟,体长将近一米,是鲣鸟家族中个头最大的成员。眼周为蓝黑二色掺杂,故又称为“黑脸鲣鸟”。黑眼圈中间包裹着的是一双金黄色的眼睛,炯炯有神。雄鸟喙亮黄色,雌鸟则是暗黄色喙。脚掌灰色,像两片沾了泥巴的枯叶,上头则是雪白的羽毛铺就一身,只有飞羽才是黑色的,这一点倒是和红脚鲣鸟很像。
鲣鸟褐鲣鸟呢,又称作“白腹鲣鸟”或“棕色鲣鸟”。头至胸前再到后背都是棕褐色的油亮羽毛,腹下为纯白色,粗短的脚掌都为淡黄色,没有蓝脚鲣鸟和红脚鲣鸟那种往脚掌上刷上好厚一层油漆的感觉,喙和眼周呢,雌鸟为黄色,雄鸟则为淡蓝色,张开这双巨大的翅膀时,能看见包含在棕褐色飞羽里的白色覆羽,带有褐色斑点。褐鲣鸟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除了两极之外,六大洲都可见他们的踪影。
鲣鸟最后,要说说阿波特鲣鸟。这种大型的鲣鸟却是生存情况最岌岌可危的一种鲣鸟,现在只能在印度洋岛屿中的圣诞岛上进行繁殖,出没地点也限制在圣诞岛的附近海域,他们长着一只粉红色的锥形喙,因此又名“粉嘴鲣鸟”。身上羽毛多为白色,翅膀和背上多为黑色羽毛覆盖,眼周乌黑,像是花了心思做个烟熏妆,眼影浓重,几分迷人,几分痴醉。
鲣鸟最拿手的绝活好戏,就是从以时速近100公里的速度冲刺,盯准水中的鱼儿就是破水而入,利用超强的爆发力震荡水波,使水中的鱼儿们受震而暂时昏厥,趁机夹起他们直上云霄。善于潜水、游泳,也善于飞行,故而,无论是水中的鱼、虾、鱿鱼,还是水面上的昆虫、飞虫或其他节肢动物。因为钻入水面时的冲击力巨大,一不小心就容易拧断脖子或砸扁脸蛋,故而他们脖子生得粗壮,脸皮也长得忒厚,身体也长成纺锤型,以便应对水波带来的压强。
清书,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 鲣鸟我是清书,一个博学多才的摩羯座,懂营养的90后创客,13年写作经验的青年作家,吃货塑形达人,走在时尚最前沿的美丽顾问。
欢迎关注投稿:写一心(jytb2333),私聊:Jag1009565028,我是龙侠客团团长,加入龙侠客团,我们一起拯救那些困在黑暗中摸索挣扎无力改变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