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小心得
女儿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我们送她去的是一所公立的英文班级。这也就意味着,她的中文学习需要在现在完成。
刚开始非常艰难,拼音的学习,一开始也用了软件,但是效果不大,真正还是需要不停的拼读和运用,还有基础的抄写。
于是,20天后,又重新用上语文书,练习册,开始打卡式学习。她对于学习拼音很抗拒,就没有让她抄写过,这也为后面运用埋下隐患。
当时想着,先完成,再完美。不然每天都想发火,她也委屈。
终于开始学习课文了,生字加拼音成了难题,我也会忍不住说她之前不愿意多读多写导致现在问题百出。不过,这个问题随着第三周的到来慢慢减轻了。
在这个期间,主要做了几件事:
1,课后拼音,做了补充练习,拼读
2,每天都要抄写生字和对应的拼音
3,每天听写前一天的生字和拼音
4,具有配套的练习题,不断需要她运用到拼音(组词或者造句)
听写和做题最为关键,孩子抄写很多时候都是机械的的,没有经过大脑加工。听写就是一种记忆提取,也是检查她对于拼音是否灵活运用的关键。(女儿识字量很大,可以通读西游记儿童版的那种,拼音她通常用倒推法。)
做题的过程也是运用的过程,那样的范围更广,经常需要用到一些当堂课内容中没有的词句。她能说不能写,每次抓耳挠腮,有时候甚至泪涟涟。像un ui ue 还有整体认读音节,前后鼻音,就让她很抓狂。一般做题时所需要的拼音第二天复盘,让她再抄一下。
这个过程真的很磨人,一开始抄写5个字都要四五十分钟,后来慢慢加速到30分钟以内。听写也是格外痛苦,4个词语能写半个多小时,不停想,尝试,声调的选择还要从第一声开始念……
写字从1月25号开始到现在3月9号,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
陪读不易,练的是父母的心态。我经过焦灼,烦躁到平静淡定,主要还是得益于几个信念:1,学习是长远的事,压得太紧,没有弹性和自主性,都是家长在用力,无法持久。
2,让孩子动脑筋,碰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多有几次这样的感觉,就会反向促进她认真对待和学习。
3,学习结果不用看得太重,过程和习惯的培养更为重要。比如笔画错了如何更正,比如拼音的哪些部分不会要进行归纳和专项练习,还有三姿。
4,及时鼓励,刚开始,真的夸不出口,后来有点起色了,就会赞扬:这个笔画写得好,那个字很端正,你背得很认真,你写得很专注……
5,自己找点事做,我会在旁边看书,告诫自己,陪的目的是不陪。偶尔对着她的背影说,加油,你真棒。
这就是陪读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