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如庖丁解牛,3分钟教你抽丝剥茧看透文案技巧!
拆解的核心是拆为己用!
我们拆解别人的文案,就是为了从别人的作品中,提炼出底层逻辑,剖析出写作时可以共用的一些文案技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学习并升级自身的写作能力。
我平时有拆解文章的习惯,定期更新自己的文案写作技能。
说实话,我拆解的文案,比我看过的文案书都多。
相比看干货书,我更喜欢在拆解优秀作品的实战练习中来获取经验,随学随用,可操作性更强,自己提炼出来的技巧,用起来更顺手!
今天,我又拆了一篇,拿出来跟大家交流探讨下。
拆解文案有很多种方法,每个人对每篇文案也有不同的拆解模式。
我这份拆解,仅仅是自己在学习写文案过程中的一点探索和学习。
仅供参考!
~~~~~~我是文案拆解的正文分割线~~~~~~
拆解文案:《北大学霸用一本笔记点燃学习力:1秒找到资料,上千条知识轻松记》
作者(公号):在行一点
文案目的:销售付费线上课程
文案原链接:《北大学霸用一本笔记点燃学习力:1秒找到资料,上千条知识轻松记》
标题
爆点词汇:北大、学霸、点燃、学习力
读者看标题的时间,只有1~2秒,所以,要在标题里设置爆点标题来抓住读者的眼睛,让读者瞬间从标题里对文章内容有个阅读预期,也就是说,要在标题里就让读者明显被文章所能提供的价值深深吸引。
北大和学霸这样词汇,自然会为学习力赋能,就像影视剧有明星加持的效果一样,自带流量。
数字:一本,1秒,上千条
鲜明对比:1秒找到资料,上千条知识轻松记,1秒和上千条的巨大落差对比,能引起读者想要洞悉笔记和学习力的秘诀,从而提高文章可读性,提高打开率。
标题4U公式:
Urgent紧迫性---给读者理由,让她迫不及待的点开文章
Unique独特性---独特视角,不要同质化的角度
Ultra-Specific明确性---给读者阅读预期,让她知道文章大概是写什么的
Useful实用性---暗示明确好处、为读者提供价值
part1
文章开篇第一段,和标题一样重要,写的好,符合读者预期,读者才会继续看下去,否则,就立刻关掉页面了。
大多数读者都是冲着标题里的北大、学霸、笔记、学习力点进来的,而作者在开头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给出实锤,用亮眼的个人标签式介绍,为这篇文章的价值感和可信度立下了根基。人性里都有慕强心理,读者总是喜欢去看那些比自己厉害的人说的话。
这个开头,没有一句废话,每段都踩在点子上:
第一段介绍自身的背景
第二段介绍现在的咖位
第三段介绍要推荐的课程
第四段话锋一转、承上启下,引出接下来要写的课程诞生记+老师介绍+课程介绍。
开头也非常符合文案的短平快特征,而且作者也真的很聪明,开篇亮出自己的高价值身份,但也能在第四段用一句话急转而下,拉着读者耐心听自己跌宕起伏的开课故事。
这个办法我曾经也用过,给徐公写星球课程推荐时:《千万别低估一个会写说书稿的大猪蹄子》
part2
这部分,其实就是在用个人故事告诉读者,他的课程的竞争力是什么?跟市场其他竞品的差异化在哪里?
作者结合自己大神一样的收获清单,简单粗暴的用结果说话,让读者相信他的课程价值和学习果效。
这部分用到了故事文里的戏剧冲突手法,一切顺利的故事不好看,好看的是那些设置障碍,然后主人公突破障碍实现目标的故事,这也是好莱坞编剧最常用的黄金法则。
作者列出自己提议收到的几个质疑问题,其实就是借着故事情节里同事的口,来替读者说出疑惑。
作者用自己准备好的那段原话,回答了读者一个问题:我为什么非要学记笔记?
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好的文案,(类似拾遗,我又cue了我的男神拾遗君,哈哈)就是在不留痕迹的行文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读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消灭了读者心里拒绝的理由,给读者指出购买下单的理由。
这也就是在文章前面做铺垫,制造读者的购买需求,让读者意识到:哦,原来我真的很需要这个东西,原来这个东西这么有用 啊,原来这样能帮我把事情做的更好/生活的更加如意···
依然是戏剧性,依然是跌宕起伏的剧情,这就让故事非常具备可读性,吸引人继续往下看。
作者给蓝色字体加粗,让这段剧情看似事情进展不顺利,但他也顺理成章把课程的价值又一次提醒了读者:这个课程价值感很高,这是任何人都能学会的简单方法。
作者做的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在跌宕起伏的剧情里,一步步设置问题,比如同事开口说的话。看似是自己的提议被质疑,其实就是在为读者发问。这样后面才会解决这个疑问,从而打消读者疑虑,最终促成下单。
part3
依然剧情中,故事正在发展,顺便用olivia的权威标签,为接下来的内容增加信服力。
这部分,olivia说的蓝色加粗内容,就是在进一步向读者呈现记笔记的优势和好处,刺激读者的购买需求,还解释了“不局限于教育背景和职业,普通人 ···当然职场人···”,这样就圈定了产品的目标群体。
part4
这部分,就是通过剧情里作者写课所受的“折磨”,向读者呈现这个课程的高水准制作,通过自己和olivia之间的“冲突”和写课删减修改的“苦不堪言”,侧面论证自己课程的优质,是精品。
这部分文案用了很多小技巧,比如,人物原话增强故事感和可信度,罗列状态时的4个场景排比增强气势。作者通过这些明确具体的细节,让文案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立体丰满。
这里是呈现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精品对比时,自家产品的优势特征。
用olivia的原话把自己和读者放在同一个人立场上,让读者感受到自己被充分关怀和尊重,说的俗气点“得人心者得天下”。
借olivia顺便提出的问题,用接下来的几个动图回答了,完美引出课程亮点介绍。几张动图非常优秀好用了,动图比语言能表达更多的内容。
一张合适的动图,胜过千言万语。动图下面的灰色小字,是对每个笔记软件的高光介绍,言简意赅,很赞。
海报式介绍,标注课程包含的笔记软件,让读者一眼就看到课程的丰富和含金量,完胜!
第一段,前后对比,相当于使用前和使用后,通过对比体现出学习了这个课程后能拥有的好处。
后两段,构建美好愿景,让读者想象掌握笔记法之后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刺激购买欲望。
part5
故事到了高潮,主人公突破障碍,成功达成目标----通过队友全部投诚和罗列的评价排比句,体现出课程的优质。
通过罗列学习课程期间,阶段性的学习效果细节,呈现出课程的实用性和高价值。
当我们在学习使用这种写作技巧时,切记要足够细节,用取标题的心态去做排比句,提高语言凝练度和文字掌控力,力求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信息量,而且,学习效果的亮点要突出。
底部亮出了价格,引导下单。
长海报,通过视觉呈现,让读者直观看见自己学习后将会收获的效果,刺激下单。
课程老师个人标签式介绍,通过老师的权威性和优秀的履历,增强课程的价值感。
海报式课程表,读者视觉上更容易接受!
购买须知:罗列出课程相关的开课信息,补充要点信息。
再次放置购买短文案和二维码,引导下单。
个人思考总结
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故事类文案,从开头破题,到中间大篇幅的故事正文,再到最后的引导下单,都非常干脆利索,行文紧凑,没有任何拖泥带水,节奏明快。
故事部分的行文思路,非常值得借鉴。将故事戏剧性的跌宕起伏和课程亮点完美结合,在故事剧情推进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课程亮点的呈现,这一点非常难得,既满足了读者阅读故事的趣味性,又完成了对读者的销售,整个过程,打消读者疑虑,打开购买欲望,都处理的很赞。
文案的内容,要引导读者信任自己和自己的产品。增加信任方式有好几种:加入权威、呈现数据、加入细节、客观评价、有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