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取暖的回忆
我和小宝执意回乡下,没有车,就坐公交。
等到他补习结束,已经五点半了,公交车六点二十收班,站在简陋的站台,背后灯火璀璨的万达,人头攒动,眼前宽阔的大道车辆拥挤,热闹非凡,只有我们俩的心七上八下:车来了吗?走了吗?还有吗?
当破旧的4路车磨磨蹭蹭地挪过来时,我们怀着雀跃的心情,一跃而上,像登上了诺亚方舟一样,从此跳出了“苦海”。
到了终点站,天色渐晚,因为到家的路正在整修,加上雨天泥泞,也没有出租车愿意去,我们也没抱希望,打定主意要沿着河堤走回去。
雨一阵紧似一阵,越来越密,走上河堤,我们才发现还有更大的考验,什么叫兴风?什么是作浪?我今天才知道——风因浪兴,浪为风作,把伞吹包起来,只能使出全身力气,死命“抵抗”,裤腿被雨打湿了,在大风的作弄下,腿像不是往常的,软晃晃的,不听使唤。
读高中的时候,也有一次类似的经历。
那年搬家,之前我跟爸妈去看过一次新家,是一间旧房子,还散发着陌生的气息。但是爸妈决意要搬进去过年。那天是腊月二十六,学校放假时,天突然刮起了风,接着就不客气地下起雪,等我背着拽着大包小包,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湿滑的路上,全身都要冻僵了。
等我推开门时,熟悉的面孔从昏黄的灯光后浮出来,温暖的感觉马上涌了上来,看到妈特意为我准备的小房间,已经铺好的暖和被絮,心都化了,终于明白了“风雪夜归人”的真谛。
小宝说,今年天气也奇怪,夏天那么热,一冷就冷成这样了,冬天只怕会更冷。
不怕!我们就躲到这里来,有爷爷给我们烧柴火炉子啊!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每天早上,我的爷爷会用大树桩和大大小小的劈柴把黑色的火盆烧起来,是真正的一大团火,烧得旺旺的一团,整个屋子都暖融融的,爷爷就把我们的棉袄在火边烤得暖暖和和的,然后拿到床边:快来!快来!一点都不冷!我最小,经常耍赖,眼睛也不睁,爷爷直接用棉袄把我裹上,一把抓过其他衣服,一起抱到火盆边上,我就懒懒地坐在火边,慢吞吞地穿,火盆上的白粥“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柴火灰里有红薯的香气也飘了出来。
走在寒冷中,幸亏还有这样的回忆可以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