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共赏

《以文回禮》

2021-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钟东妃子笑

《以文回禮》

心靜則百毒不侵,靜坐能靜靜的聆聽內心世界,這個是一種與內心世界溝通與交流的方式,不經不覺已經到了2021年11月30日,近期有趣之事便是認識一個稱呼我為先生之仁人誌士。本人乃是一個貧窮之人無以為報仁兄之厚愛,便作此文以作薄禮,望君笑納。

人生的真諦是將自己融入任何時空去體會和實踐每一個此時此地。近日工作較忙,片刻不得閑,能偷得浮生半日閑感覺實屬難得,忙裏偷閑啊,這麽多年我的長處,是盡量保持一顆平常心,工作,生活都是人生的修煉場,人的一生,需要通過不停的學習,才能變得越來越強大,接近完整。

培根所說的:

歷史使人明智,

詩詞使人靈秀,

數學使人周密,

哲學使人深刻,

道德使人莊重,

邏輯使人嚴密。

知識就是力量,掌握了不同的知識,更是掌握了不同類型的力量,可以讓我們應對不同的事情,全方位的積澱人生價值。

蘇軾有一詩,《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

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従兒嬉。

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咨。

很喜歡裏面的“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本人陋室之中還有些許舊書,在平靜的日子裏讀舊書有一種當回學生的感覺。在煩惱時讀舊書如同一個病人向醫生覓求良方得以治愈。在煩燥的時期閱讀舊書能讓心靈駛向廣闊之天地以至煩燥之心歸於寧靜與安逸。在舊文上的見解隨著閱讀次數之增加而變得推陳出新,舉一反三。

前人之智慧編輯書寫而成之書,前人是用了多少時間,用了多少心血才得以成書。古代必讀的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在拜讀舊文是會得到心靈之升華,與古人對話,如同夢中之蝶,蝶中之夢,又如同河洲見窈窕淑女以致日思夜想,又如故友看望喜悅之情不可言語。

布袋和尚雲: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

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裏遊。

睹人青眼少,問路白雲頭。

布袋和尚面對人生的難堪、羞辱時,總以隨緣豁達的態度來化解:"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吐臉上,隨他白幹了;

你也省力氣,他亦無煩惱。"

鄭板橋主張為人處世要"難得糊塗",這不正是老子超然榮辱,淡泊物欲的守真樸拙之道嗎?

黃庭堅《牧童》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多少人犧恓惶惶奔走仕途,熙熙攘攘競逐名利,爾虞我詐,機關盡用,迷失本真,倒不如牧童安於拙愚。當今浮誇的社會實在需要一些拙守分際、樸質踏實的智者。

記得張先生之智慧文章便是一個非常好的回應痴迷不悟之人:“人生的真諦是將自己融入任何時空去體會和實踐每一個此時此地。此時此地,去找自己興趣和愛好做為精神寄托,有了精神寄托就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因為時時刻刻都有他喜歡做的事,興趣沖淡了時間,愛好忘掉了累,只有累才能積累更多的知識。宋代陸遊(放翁)《冬夜讀書示子聿》告訴我們:“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身”。俗話說:“力不到不以為(才)財。”知識就是歷量,知識就是(才智)財富,……。”

願君能尋覓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本人更有一良方相贈,慈悲心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法門,也是百藥之第一藥引,更是治療壹切凝難病癥的特效神藥。

醫方:明目清心大補湯。

世人用我諸般藥,萬禍千災化吉祥。

良藥十八味:孝順(十分),陰騭(全用),恩惠(隨施),慎言(一味),仔細(十分),忠直(一塊),安分(隨用),戒淫(去心),仁義(廣用),老實(一個),好心(一片),小心(一點),戒賭(洗凈),信行(全用),和氣(一團),方便(多少不拘),熱腸(一條),忍耐(百個)。

此藥用心細研,用波羅密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服一百單八顆,引用益友三個,平心湯徐徐溫服。切忌笑裏刀、暗中箭、平地風波。此方出在化人府,勸人縣,靈山會上,大藏經中,專治一切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敬天地、褻瀆神明、瞞心昧己、害眾成家、刁唆訐訟、利己損人、謊說是非,妒人親近、逞兇橫行、欺貧重富、奸盜邪淫等癥。依方修治,無不應驗,真良方也。

有詩證曰:

方子由君請,藥材急急尋。

見方不服藥,病從何日輕?

兒孫如勝我,要錢做什麽?

兒孫不如我,要錢做什麽?

凡人在顛沛患難之中,用言解釋,上資祖考,下蔭兒孫。

推人與扶人,皆是一般手。

贊人與陷人,皆是一般口。

寧使扶人手,莫開陷人口。

人若依此語,生子增福壽。

人若依此方,前程永固久。

妃子笑敬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