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婚姻育儿

亲子教育四招必杀技,孩子不优秀都难!

2017-06-05  本文已影响22人  币富思维

只有专业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赢家的孩子。关于子女教育问题,千百年来,时代在变化,但是父母“心结”没有变化,都是想把自己的孩子能培养成才。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天价学区房”,可谓父母都煞费苦心,目的就是想让孩子成为未来的赢家。

尤其生在中国当今时代,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专家学者众说不一,培训机构花样百出,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父母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新时代孟母

其实,在子女教育过程中没有那么复杂,只不过是商业时代的炒作,提出让人应接不暇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就是想证明自己是最厉害的机构或者专家,目的也就是想树立“江湖地位”成为变现的资本而已。

不管怎么变化,主要的教育离不开亲子关系的培养,其他一切的教育都是辅助作用,离开良好亲子关系一切教育都是乏力的。

只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积极的亲子关系,很多教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通过众多国际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学者的长期研究,剔除让人眼花缭乱的噱头,得出核心四点,只要父母能坚持做到,就是最好的亲子教育方法。

正确的沟通

沟通困难

亲子关系取决于沟通的品质,良好的沟通是建立亲子关系的桥梁。父母想要跟孩子有效沟通,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只有良好的情绪才能发挥良好。

沟通的目的,不是一方爽了,另一方不爽,而是双方都要感觉良好。中国父母最喜欢做的沟通,就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管他喜不喜欢,只要自己爽了就好。

父母与孩子在沟通过程中学会聆听,中间要给予回应和提问,不断让孩子继续说下去,而不是听到不好的就去批评和制止。

孩子:我觉得张老师是个笨蛋

母亲:哦!我看起来你比较生气哦?

孩子:对啊!老师在班上对我大吼大叫!

母亲:哦!是这样吗?

孩子:对啊!我没有带纸,老师就对我发火?

母亲:哦!你没有带纸吗?(复述孩子,目的让孩子继续说)

孩子:对啊!有时我也忘了带东西啊

母亲:嗯!你也不想忘记!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孩子:对啊!我可以在抽屉里面多放几张纸,就算我忘带笔记本也没关系了!

母亲:对啊!真棒!你会想出好办法了!

当孩子说出一句不好的话,比如某某是大笨蛋,父母不要急于批评或者制止,要学会提问,然后继续聆听,适当作出回应,通过类似这样的对话,孩子才愿意跟父母交流,父母才能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沟通过程中,父母作出积极回应,孩子有时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父母作适当引导,让孩子自己找出解决的方案。

学会赞美

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赞美让孩子自我膨胀,所以更喜欢批评孩子。

恰当的赞美

其实赞美与处罚,都是教育孩子的工具,只要使用得当都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恰当的赞美可以引发孩子的成就感,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暗示效应”,如果父母总是说孩子“笨”,孩子就会怀疑自己的智商,如果恰巧遇到自己不会做的,别的小孩会的,就会从内心强化自己“笨”,以至于变得真笨。

所以,父母应当用积极正面的词汇来说孩子,尽量不用负面的词汇。

在赞美孩子的时候,不要太空泛,要具体,让孩子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中国父母听到夸奖,就会用“真聪明”、“真棒”、“真漂亮”、“真乖”等等,这样赞美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

要具体称赞他的某个行为,以及父母在他的行为中的感受。

例如:孩子把房间收拾干净,作为父母怎么赞美?

正确的夸奖:你把房间整理得很干净,我为你感到骄傲。

说出了他的行为,又说出父母的感受,这样孩子就会更加愿意去整理房间,因为人都是希望被别人认可的,孩子的表现就是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如果他的良好表现父母不关心,他就有可能作出偏差行为来引起你的关注。

学会处罚

面壁思过

处罚可制止不良行为,运用不当却不能教导出良好行为,或减少不良行为的欲望。让孩子把“不良行为的欲望”转变成“良好行为的欲望”鼓励孩子自动自发与自律。

处罚孩子的时候父母不要带着情绪,如果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去处罚孩子,以防过激的话语伤害孩子,或者处罚过重。

我们父母要注意,孩子也有自尊心,处罚孩子时也要尊重孩子,中国有句俗话:“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当众处罚孩子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严重伤害,甚至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父母处罚孩子要说到做到,而且要执行彻底,不要让孩子觉得你言行不一,这样就是会失去做父母的威信。

纠正偏差

父母在发现孩子的偏差行为时候要给予及时纠正,孩子就像一个小树苗,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长歪,此时是最容易扶正的时候。

小树苗

人都具有喜欢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本性,孩子更不例外,在纠正孩子的偏差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做起来很痛苦或者很复杂,否则必将徒劳的行为。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越简单的事情越容易去坚持才能养成习惯,越复杂越容易导致挫败感就会越难去形成习惯执行。

例如孩子不喜欢学习,你总是打骂只会让他更加讨厌学习,当父母想法把学习变成他的快乐行为,他才能去积极主动的去做。

很多父母喜欢用物质奖励如金钱,这样孩子只是为了获得物质,才去做某件事,当物质消失或者诱惑不够,他就会失去动力,甚至原本的内心动力也会跟着消失。

正确的做法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动力,而不是用外驱动力,培养孩子内心的渴望和责任感,才能纠正孩子偏差,才可以建立孩子自发主动的行为。

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因材施教,不可生搬硬套,所有的方法只能作为父母的参考。最为关键的是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调整,犯错没事,但是要勇于面对,父母的品质,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