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肖申克的救赎》
很长时间以来,不知为何,都没有看电影的心情,看电影绝对是需要心情的,要能闭上嘴巴,才能安静的进入到电影的悲欢离合里去。下午送完女儿回来,又洗了衣服,有点累了。台灯的光影下坐在了电脑前,头脑中忽然映出了看《肖》的念头,就看吧!
看完了,想写点什么,我应该看得很认真吧,一气呵成的看完了,躺的姿势一直没变,现在脖子有点酸了。
冰冷的监狱,残酷的折磨,漫漫的监禁,这些都应当是寒冷的,但是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却挺温暖。最后完美到不能再完美的结局让人觉得有点哑然失笑。不过想起我之前信奉的一句话:只要结局是好的,故事就一定是好故事。
电影着笔较重的让我印象深刻的关键词是希望和自由。他充满希望的做了很多事情,很多原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一个无期徒刑的人的希望所迸发的力量让人感到一种震撼。对自由,我想身体的自由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由,就像安迪所说:我们的身体在高墙之内,但是我们还有心。
信念的力量,的确很伟大,但是首先要有信念,要有信念的方向。安迪的信念就是自由,所以他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友谊的力量,安迪和瑞德的友谊,和狱友的友谊,也是影片的温暖的来源。啤酒,阅读,向上的力量让朋友靠近安迪,直至自由的沙滩上。
我感到印象很深还有那个老布的死去,这位在监狱里面待了几十年的老人,一旦离开监狱竟然没有半分的欣喜,而是选择了死亡。自由,现实的社会,对他而言,竟然似没有围墙的监狱,比有围墙的监狱还要可怕。半夜惊醒,因为恐惧而睡不着。没有人引导,没有同类,无法适应这陌生的世界。人的适应性真的是惊人,不管是怎么恶劣的环境大概都能适应,当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中习惯,再要改变,哪怕是去一个更优越的环境,但还是要战胜自我,但是真正能战胜自我的人似乎并不多。所以很多人很多人宁愿在习惯中不满抱怨委屈愤懑,也不愿走出这个无形的“肖申克”。
圣经是其中一个很戏剧性的道具。信仰,经常听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主,没有安拉,没有释迦牟尼。现在大家的信仰似乎和监狱长一样——钱,无可厚非,如果钱能让人幸福的话!我信仰什么?让我信仰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