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九、十章郝老师课堂实录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53人  洁言洁语

呵呵,谢谢大家关心。在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阿德勒分析人格,那么,人格这个概念的学习究竟对您的教育教学产生什么影响或者作用?

1.看待儿童行为时,不在就行为谈行为,能通过行为看人格。

2.六七岁之前会特别关注孩子人格的形成。

3.能认识和理解到:对孩子一生有重要影响的是人格,而非成绩。即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教育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在此基础上才有学业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这三方面的思考带来的问题:

1.孩子已经长大,错过了孩子的六七岁,是不是人格已经形成无法改变?

2.我教的是初中生、高中生,是不是已经无法改变孩子的人格?

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如何去运用人格教育理论,是当下要思考的问题。

常规的理解是:培养一个孩子往往从局部开始的,比如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该做什么?智育该做什么?体育该做什么……以为各方面做好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就会出现了。这种思维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的。

就像写作文,以为学会了拟标题,学会了修辞,学会了框架,学会了细节……把各方面学了就学会写作文了吗?肯定不是的,这是作文学的是思路,而不是写作文的思路。

儿童的人格当中什么是核心的内容?

培养一个孩子高度的自尊心,自信心,或者说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

那么如何去激发一个孩子高度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孩子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呢?

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孩子的个体是不同的,每个老师的个性气质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这个方向。

《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用音乐激发孩子的自信自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方向,所以我们才去谈师生关系,班级文化等。优秀的老师,卓越的老师,都是能够从孩子的整体人格去考虑,抓住儿童人格的核心,激发孩子的内在活力、内在的动力,这样孩子的学习就有了一个良性的基础,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南方周末》初中女生跳楼自杀: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儿童人格,忽视了儿童的内在感受)

2010年代大学生到海南支教,与大学生周末共读、做饭、钓鱼、唱歌、郊游、读诗、写信,才激发出大学生们当教师的价值感。

每个教师的特长不一样,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心、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里有尊严,有一种向上的追求。在这个基础上,在开始各方面的教学、培养。当然,教与学也是相互影响的。

第九章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

一、人格的连续性

我们现在的决定,其实都是被过去绑架,我们之前的思维模式和对世界的认知,就像一个思想的牢笼,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今天的每一点改变或突破,也会影响明天的决定。

童年贫穷会给人格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回答

(1)特别害怕被拒绝。特别怕给人打电话,给别人打个电话,都要拿张纸提前写下来,先自己演练好几遍,生怕说错。工作后,特别怕找领导,不敢说话。

(2)独来独往,特别害怕求人。能自己搞定的事情,很少会去求人,会让人觉得私心重,不合群。其实,这归根还是害怕被拒绝,怕求人被拒绝。

(3)不会拒绝别人。只要有人找来,范围内的事,都会答应,把自己弄的永远干不完的活。

(4)很难与人深交。表面上脾气很好,跟谁相处都不错,实际上,只维持在表面,基本没有深交的朋友。

(5)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做的事情,只有有人提出一丁点反对意见,就会放弃。

这五点一言以蔽之是贫穷带来的封闭、敏感和自卑。而这底层的逻辑是物质贫乏导致无法承受选择成本,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伤筋动骨,既然如此,就是不断地走向封闭。

当然,正面的影响也很多:能吃苦,勤奋等等

所以,成人的人格模式深深受童年的影响,这是宿命

我们理解人格,完善人格,但不要全部否定自我

因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好,什么是绝对的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人性的丰富性

自卑不好吧,但自卑会超越

敏感不好吧,但心理学家基本是心理病患者

过去无法改变,但会因为此刻或者未来的成就,而赋予新的意义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对过去的理解

我们继续看第二个话题:新环境会检测出人的性格。

长期在同一个环境里看,不能完全看出人的性格。在新环境表现出看似反常的性格其实并不是他变了,而是过去潜藏着,现在暴露出来了。婚姻生活也是新环境,检测出彼此的性格。

孩子开始上学或者家庭环境发生变故时,最有可能发现他的性格。当然,孩子的性格也会在新环境中发生变化,人总是要在环境中求得一种适然状态,途径有:屈服,因超越而强大,达成妥协,改变环境。

在新的环境中,关键是理解孩子的所感和所想,因为影响成长的是孩子对处境的理解,而不单纯是外在的客观环境。

第三点:行为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生活的苦在未来不一定看到,学习的苦在眼前,能感觉得到

吃学习的苦容易有感觉,吃生活的苦有时候是麻木不仁

生活的苦是被迫去吃的,学习的苦是自己主动吃的[呲牙]

行为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从这个思路考虑

生活是固有的环境,我们每天都在生活,而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新环境有太多改变

生活中的苦,环境无法改变,吃学习的苦,需要动脑思考,不是随便就可以完成的。

在学习中没有获得成就感,所以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意学习

大家好像都是在分析别人,其实,这个观念对我们都是根深蒂固

不爱吃学习苦的人,一是延期满足能力的低下。常人目光短浅,愿意满足于及时受益,让人只看到眼前好处,忽视当下学习苦痛背后潜藏的巨大价值。

我们为什么愿意刷手机,逛商店,与朋友郊游、吃饭等等,因为能获得及时快感、这是人性,只不过,高手都是反人性的,高手能延期快乐、延期满足。二。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大多数人避开了学习的苦,是因为曾经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于是内心暗示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天赋。在后来的人生中再次遇到需要学习的地方,过往的经验让人第一反应是遵从生物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将学习抛弃。就像被玻璃罩局限的跳蚤、只记得电击痛苦的狗,即使没有了障碍,内心深处仍有一个屏障,让自己无法逾越。对归因的思维方式偏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个人的潜在可能。这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第三,环境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越来越难,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吃学习的苦。同样的时间内,家庭条件好的人,经济比较富足的人可以把资源用在提升自我,而家庭条件差,经济相对匮乏的人,时间已经全都用在了应付生活的苦上。吃生活的苦,耗尽了时间、钱财、精力,让人没了吃学习的苦的机会。而这种现状越加深,越会让人从环境找问题,而非自身。

生活的苦,也有质量之分。有一些苦让人从自身寻找问题,选择利用反省的思维方式;另外一些,逼着人从环境找理由,陷于可能存在的威胁中,无法站在跳脱的角度进行反省。

常把生活的苦归咎于环境的影响,也渐渐让人不能理解,学习的意义不只在于改善生活。读书带来的工具性价值有限却直观,而大多吃不下学习的苦的人,看不到它给人更高层面的存在意义带来的提升。所以,你要问偏远闭塞地方的老师,知道自己不足,但即便都会归因于环境不好,而很少从自身反思。为什么会如此?因为生活的苦逼迫其把原因都瞄向了外在的环境,这就是环境对人的深刻塑造,而人浑然不察的宿命

思维与环境,哪一个对人影响大?思维。思维从那里来?心理学家说思维、认识影响人的发展,这是对的但思维从哪里来?我是深刻感受到环境对人影响的根本性坐井观天,是人的宿命是不是?

如果坐井观天是人的宿命,那么人的自由,或者说思维的作用在哪儿呢?(同样的环境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是为什么呢?不是你在起作用吗?李宏伟老师)李老师说的很宏观,失败与成功,因素很多,

坐井观天是人的宿命,而人的自由在于可以选择井。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审视井,大家为什么难以理解?不是理智达不到,而是没有把自我代入。如果把这些当成是分析别人,就很难懂。

我们缺的不是语言上的分析,而是代入自我的领会。大家习惯表达,而没有习惯聆听,习惯条件反射式的浅回答。不妨静下来,多思考而不是急于回答,除非有真正有价值的思考。缺乏复杂性思维,习惯二元对立思维。

当我们说思维塑造人的时候,是要警惕什么?请回答。

警惕自我的盲目自信,警惕自我中心。

警惕这一点后,如何做?

换位思考,同情心,同理心,跳出固有环境。

警惕环境对自我的塑造,会如何做?

警惕处境、身份、角色对自我的塑造,如何做?

大家可以看看波姆的《论对话》,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批判性思维工具》。

三、行为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所有儿童的行为错误只能被理解为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是他们遭遇未曾准备的新环境的结果。如果对新环境缺乏准备,就会感到紧张,并进而产生一种无能感。这种无能感会扭曲儿童的判断力,并对环境作出不真实的反映,也会对自我作出不真实的反映。换句话说,儿童在学校的失败不仅仅是由于学校系统的无效,还主要是因为儿童准备上的缺失和不充分。我们一方面没有甚至阻碍给孩子提供做非凡事情的准备些,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批判他们的低微成就。

小学阶段为中学做的基本准备应该有哪些?请回答

小学阶段为中学做的基本准备应该有:

健全的人格,我要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我能成为一个优秀者的信心;对学习持续的好奇和兴趣;乐于、勇于与他人交往的交际能力;自动化的读写能力;长时间专注学习的习惯,大量的阅读基础;运动的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

中学阶段为大学阶段做的基本准备应该有:

健全的人格,我要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我能成为一个优秀者的信心;对学习持续的好奇和兴趣;乐于、勇于与他人交往的交际能力;对自我的理解;批判性思维;长时间专注学习的习惯;运动的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对异性交往的理解。

大学阶段为进入社会做的基本准备应该有:

健全的人格,我要成为一个优秀者的愿望,我能成为一个优秀者的信心;长时间专注学习的习惯,深度学习的习惯;乐于、勇于与他人交往的交际能力;对自我的理解;批判性思维;运动的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对婚姻家庭的理解;对职场工作的理解;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第十章 孩子在学校

孩子在学校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成就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成就感来谈。

一、专注。有专注才有成就感。

成都大邑肖川老师,在谈到人的魅力的时候说:一个男人的魅力,第一就是专注。能不能专注?能不能持续的专注,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的最重要原因。智商重要,但不如专注重要。能不能坚持一个小时、一年、十年、几十年,是非常重要的。

专注来源于哪里?

①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孩子就有兴趣投入学习,就能专注。

②得到老师关注。对于那些在关注方面有特别需求的孩子,在得到老师的关注之后就能够专注的投入学习。

③获得成功。成功带来成就感,失败带来沮丧感自卑感。我们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就要降低难度。不仅仅只是共性考察,还可以个性考察,多角度考察,多样性考察。

二、家庭。家庭从母亲之爱和父性之爱来说。

母亲之爱,不等于母亲之爱。父性之爱,不等于父亲之爱。母亲既可以有母性之爱,也可以有父性之爱;父亲既可以有母性之爱,也可以有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给孩子安全感,父性之爱给孩子方向感。母性之爱是大地,是无条件的: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父性之爱是天空,是有条件的: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所以我爱你。

只有母性之爱,是溺爱,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性;只有父性之爱,会苛责,会让孩子感觉缺乏温情和安全感。

童年时期,需要母性之爱更多。初中之后,父性之爱要逐渐介入,给孩子一种方向感、规则感。

三、成绩。

①智商。智商有遗传性,但是是变化的发展的,所以我们不要被遗传智商困扰,认为遗传基因决定一切(《伤仲永》)。

有的孩子可能聪明,反应快,但是聪明反应快,可能会缺少于思考,习惯于浅层思考,慢慢的优势转为劣势。有的孩子则反应慢,但是反应慢有可能善于发散性思维,善于多角度思考,进入社会,刚可能因为深思熟虑,多角思考产生很大价值。所以快也好,慢也好,都能抵达目的。快有快的不足,慢有慢的优势。

②兴趣。兴趣来源于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要提倡孩子对学科感兴趣,也要要求孩子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就好像好吃的东西要吃不好吃的也要吃(药苦但治病)。

四、课程。阿德勒的观点是课程要少而透彻,要整合。中小学课程是国家课程,关键是透彻。新网师就是遵循了透彻这一理念,每学期只建议选修一门课程,就是要求学透彻。现在的文综、理综,就是整合;童话剧、读写汇,就是整合。像“农历下的天空”,既包括了人文,又包括了地理、文学、物理等等。

课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课程要与当下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化中学习(陶行知:做中学,学中做,社会即学校)。要避免课程脱离生活。(生日课程节日课程,季节课程)

五、障碍。

①评价。不恰当的评价会影响孩子获得成就感。许多孩子会对自己形成不利于成长的评价,老师要注意去纠正去弥补。教师不要贬损、打击孩子,可以指出错误,但指出错误是为了帮助孩子成功,要注意方法,让孩子获得自尊。家长也会有许多错误的评价,比如惩罚指责孩子。不要单纯的看到遗传的影响,父母好孩子也好,并不是因为遗传,而是因为家风的影响。

②竞争。过强的竞争会影响孩子获得成就感。

六、留级。留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留级的孩子都是比较弱的孩子,但孩子弱的原因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不改变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即使留级也还是会弱下去。(特殊情况:缺乏自信的孩子,留级之后获得自信)

留级的本质是为了提升学业,可采取的办法:补课。

反对大量加量机械的补课。但是针对弱的孩子就得补。除了补落下的知识,还要改变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提高自我情绪控制,提升自我反思能力。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成就感,寻找到自信,这才是提升后进生的根本之策。

七、跳级。有的孩子智力特别好,但发展应该是全面的成绩好,可以发展其他方面。

八、心理辅导。阿德勒在这方面讲的挺细,有很多真知灼见,但也有些地方有些武断。比如不讲卫生的孩子,应该有多种情况,有生活习惯不好,但也有天才,只是因为专注力不在于此。

九、回到成就感来。有成就感,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获得成功。没有成就感,没有动力,只有外在逼迫,效果就不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