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文惠书屋

《论语》讲堂留影326

2025-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饮酒扬波

2025-3-24 三百二十六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语音整理

我们常说好酒也怕巷子深。孔老师有满腹的学问,又有治国的理想和热情,但是周游列国之后,并没有得到重用。所以这一次呢,他给自己打了一个广告,当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学说的信心,以及对自己从政能力的自信。据《史记》记载,孔子说这话是在卫国。孔子第一次在卫国的时候,卫灵公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摆设,并没有真正的重用他。所以孔子就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然后就离开了卫国。但是没有过几年又回来了,他还是希望能够在卫国施展自己的抱负。卫灵公也很高兴再次见到孔老师,但是卫灵公此时年龄已经大了,《史记》说:“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孔子喟然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孔子说,如果有人能够给我机会,让我来治理国家,只需要一年就可以初见成效,三年就会有一个大的成就。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期月”,在这里不是说满一个月,是指从今年的某个月开始,然后到明年这个月的一整年。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显然不符合他的一贯准则,因为他倡导的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干啥事不要先说,而是做完以后再说。但是在这里明显是先说了,为啥呢?如果一个人一直深藏不露,不给别人讲自己能够干好啥,那得到重用的机会就比较少。所以我们讲,这是孔子在给自己做了一个广而告之。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宣传,需要推广。此时候孔子已经顾不上什么“先其言而后行之”了,就是明白无误的告诉诸国的国君,我能富国,我能强兵,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前面我们也讲过,子贡问老师,一块美玉藏在一个匣子里,到底是卖还是不卖?孔子明白无误地说,“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可见孔子他是非常希望能够站出来为国家为百姓来效力的,一直是在等一个机会,现在把这个话说得更加直白了。

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在这里,孔老师为什么讲三年有成?根据周代的治国经验,大致就是三部分,核心是“治军”,然后是“治民”(百姓),还要“治人”(贵族)。要完成这三件事绝不是一年能够实现的,一般都以3年为期。国家每年都要利用农闲时间,把贵族和民众集中到一起进行军事训练。经过三年的训练,无论是贵族,还是民众,都可以令行禁止了。国家与军队之间的贵贱长少也都理顺了,说明这个国家就治理好了,也就是所谓的“有成”。

所以直到现在,很多国家的政治体制就是以3年为一个任期,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也有5年的。特殊的像俄罗斯,普大帝都干了20年,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还没有能够真正的建立起来。当然,就孔老师的愿望来说,三年能不能完成,大概率是可以的。因为当时的国家人口比较少,事务也比较少,方方面面要比现在的社会治理要简单许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