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而立:一个转专业生的自述
2016年11月,刚满二十,大二上学期的我,选择下学期转专业。
11月,是我生日的月份。突然想起一年前的自己选择在生日那天去跳蹦极,一年后的现在,真巧,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任性?
可以告诉你们,我原本读的日语专业不是被调剂的,相反,却是第一志愿。因为有家里人的搭桥铺路,估计读完出来会进某日企工作。加之本身对日本无厌恶之意,所以,就把日语填在了第一栏志愿上。
由于自己之前都没怎么接触过日语,也只好跟着老师一步一脚印,慢慢学习。大一一年下来,不能说学得很溜,但日常的沟通还是可以的。
但到了大二上学期,我的心开始有点动摇。你们或许会说我三分钟热度,但我认为这是在提醒我,日语可能真不是我的菜。当被告知自己有这样一个难得的转专业名额,我的心动摇得更加厉害了。
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期,老师曾经问过我们的一个问题——做你应该做的事还是做你喜欢的事。
而我的回答是——
我应该做的事是做我喜欢做的事。
转否?
这是一段非常难忘又难熬的心路历程。这比我当年填选志愿还要难得多得多。
转?——再次回归原点。在接下来两年半的时间里赶回别人四年的课程。在别人没课在宿舍玩电脑的时候,你要默默看书;在别人周末出去浪的时候,你要去图书馆自习;在别人大三大四出去实习的时候,你还要埋头补课。
不转?——错过就没有了(我们学校除开学初外就只有这个时间段可以转)。维持现状,不去折腾,不上不下。没有把握,可能后悔。
期间,在网上不断查找相关资料,和就读那个专业的同学聊过,以及长辈们。
可是,他们只是建议,有时候建议多了反倒是阻力。关键还在于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这让我想起《荼靡》中的一句台词:
“当这成为了一道选择题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做出了决定。”
未来?
自己还是第一次做插班生。
搬进新宿舍,结识新伙伴,明明是大二老腊肉了还真的要扮成大一小鲜肉问路(专业原因跨了校区)。
虽然是失去了一些东西,但现在看自己的选择,至少是满意的。
说到以后的规划,我还记得自己刚踏进大学校门就交了两篇大学生活规划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看回里面的内容,有实现了的,也有尚未实现的。看看现在,当初哪会想到自己竟有如此转变。
“二十岁时把自己当成三十岁,三十岁时把自己当成二十岁。”
这是台湾广告创意人李欣频老师在她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一书中所提到的“如何画一张自己的生命蓝图”其中一个方法。我觉得颇有意思。
度过人生中第二个十年,本应比之前成熟,但却因身处十字路口而感到迷茫。这时,不妨把自己置于三十而立的位置。脱去稚气、浮躁,换上理性、冷静。这样,会让你更加珍惜二十岁最易忽略的价值与质地。
后记
自从选择转专业后,就不时会有一些师弟师妹来问我关于转专业的问题。
这么说吧,首先明确本校的转专业政策(我们学校的政策是绩点排名在本专业人数的前百分之几才有机会)。
其次是要清楚转专业的流程。
对,转专业是麻烦的,何况有一些是跨院转。
然后,就是你要有强大的内心和自学能力,因为你既要跟上他们的课同时也要补回之前的专业课。有的课和学期课表冲突了就要申请免听。估计自己大四还要补课,因为有些课不是每个学期都有开课。
建议去学校官网下载你想去的专业的教学计划,看看里面的课程是否真的喜欢。
总的来说,转专业有风险,需谨慎。如果你真的特别渴望另一门专业,或者特别讨厌在读专业,就转吧!
当然不要忘记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前提——成绩要好。
转or不转,that is not supposed to be a question.
愿你们都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赠你们一个可爱的轰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