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日记》

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故事

2024-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公子读书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这样一句吆喝声:“磨剪子嘞~戗菜刀~”而下面这句听的人可能就比较少了:“锔盆子~锔碗~锔大缸~”

快过年了,想起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一件故事,就跟这些手艺人有关。分享出来。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会有许多手艺人推车挑担,走街串巷。而临近春节,这些手艺人就会更多起来,也更显得热闹些,有卖糖葫芦的、粘糖人的、修鞋的、补锅---的等等。那些别致的吆喝声,你来我走,连绵不断,给沉闷的小村带来了生机,也成了冬日农村的一景。

那时的农村,人们过日子非常节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生活的常态。这些手艺人,趁着农闲,靠手艺为穷困家庭的简朴过活解一下燃眉之急,自己还能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对其中一个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手艺人印象深刻,好像还从中悟到点什么。

进了腊月,人们开始准备过年。大概是为了各种碾了的面子需要分别盛放的缘故,或是过年的东西需要暂时储存的考虑,人们开始把有些坏了的盆啊缸啊碗啊什么的拿出来,等待那锔盆锔碗锔大缸师傅的到来。

那师傅像是从天而降。离村子远远地就喊上了:锔盆子锔碗锔大缸!

那师傅找一中心地带铺下摊子:就一个马扎,一把小钻而已。

这时候,我们总是围上去,看那师傅的表演。

师傅抽完一袋烟,找出一个小一点的缸,放在铺着一块破布的膝盖上。仔细地瞅一会儿那缸的裂纹,用手摸几把,那缸的裂纹很明显了。师傅拿起那钻,右手扶着钻杆,左手拉着钻绳,专注地钻起来。一会儿的工夫,开始有粉末出现,像是夏天蚂蚁的窝。师傅继续拉着那钻……

我们有些担心:师傅,再钻就要透了!

那师傅根本不理会我们。继续一个一个地钻着。等钻完了,师傅在那钻眼的地方吹一口气,钻眼就清晰地露出来。

师傅拍拍有些累了的双手,从破旧的褡子里拿出一个布包,找出合适的锔子,叼在嘴上十个八个的。然后,左手把那锔子放在刚钻完的地方,右手拿一把小锤子,把那锔子一一敲打下去。接着,从一个油布包里拧下一点白灰腻子,潇洒地抹几下。

然后用手指一弹:好了!

刚才显得破旧的缸,身上多出一串花朵!

我们起哄:这活儿干得真好!

那师傅板起脸,一脸地不高兴:你们说得不对!

我们愕然:不是吗?那师傅一本正经:应该说我这个人有本事!我们不服: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您不就是有金刚钻吗?

那师傅眼睛瞪起:老师没教给你们这话的意思?

我们也不含糊:人们都这么说!那师傅一脸的骄傲:我当一回你们的老师吧!这话的真实意思是,人本身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就做不成那么大的事儿!

他的话把我们都给说住了!感觉还是有些道理。

那师傅摸着我们的头意味深长地说:人活这一辈子,总得练就一手过硬的本事。老乡们生活需要我们这样的人。人们有需要,我们的日子也过好了。真本事不好有的,就像我锔这缸,光有金刚钻是不行的。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认真和韧劲儿……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人们的日子也是越来越红火。

物竞天择、淘汰更迭,也是自然之理。

不过,那些匠人的好手艺,依然十分珍贵;那些别致的吆喝声,常常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

这些都成了那一代人特有的记忆!

网图侵删 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