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论道——论语中国传统文化易即良知

道乡(随感录之一)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9人  鹅公庄主

     

道乡(随感录之一)

 

        近日,跟随师父学习“大黄道”,是传统文化里面选择黄道吉日、吉时的方法。在此做简要介绍,与同道们探讨学习。

        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大黄道”用十二个字(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去代表吉凶。阴阳合和,阴阳各占一半,十二个字也是六吉六凶。有走之旁的吉,没走之旁的不吉。

        具体的选择吉日方法,以农历为准,正月与七月同论,二八月、三九月、四十月、五11月、六12月也同论。如此将一年12个月分成6组,用十二地支的六个阳支(子寅辰午申戌),按次序对应,比如“子”对应正七月,“寅”对应二八月。依次类推。

        歌诀曰:正七起子二八寅,三九原来就在辰。四十两月寻午上,五、十一月从申起,六、十二月把戌寻。

        举例说明,今天是2018年12月05日,周三,农历十月二十八,戊戌年、癸亥月、辛未日,歌诀“四十两月寻午上”,指的是十月份,从午日开始点“道”为吉日,未日点“远”为吉日,申日点“几”非吉日,酉日点“时”非吉日,戌日点“通”为吉日,亥日点“达”为吉日,以此类推。今天辛未日,点到“远”,是个黄道吉日。

        后天癸酉日,点到“时”字,不是吉日,但巧的是当天二十四节气为大雪,节与时很应景,天气预报,湖南也会雨夹雪,变天降温的时节到了,人们难以适应,稍不注意就会受凉感冒生病,当然不算“吉日”呀!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天人合一,要求人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顺者存,逆者亡。黄道吉日的挑选,是祖先智慧的体现,趋吉避凶的体现。当然有许多现代人,认为挑选吉日吉时没有科学道理,就是不信邪,现实中我行我素。可能他们也还是顺畅,俗话说得好,信则有不信则无。他不相信也不必强求。选择相信的人,首先就是有一个良好信念的心理暗示,请人看了日子的,肯定很好,他往好的方面想,容易充满正能量,人体磁场强,感染到别人、给人的第一形象是友善的美好的,那么更容易诸事顺利。

        有个说法,最好的风水是“有德”,品德高尚的善人,到哪里都风水好,待在好地会更好,待在不好的地方会变好。风水养人,人亦养风水。同时,他们做事有原则,讲良心,处处方便别人,那么不用看日子,也会事事顺心。反过来说,一个心术不正、损人利己的人,就算请人看个最好的日子,也不一定就真的顺畅,因为变数太多了。

        以上说的看日子方法,只符合大黄道的原则,即是普遍原则。具体那个日子,还必须结合当事人的生辰八字去匹配,同样一个吉日,对甲好,对乙不好,这是要灵活运用的。千万不可生搬硬套!

        说来说去,好像我在前后矛盾,不知所云。其实我想说的是,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踏实。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必须继承,但千万不可迷信,比如上个街、看个感冒病,也要看日子选时辰,那样劳神费力,就是执迷不悟,会被人笑话的。

        回头再看那十二个字,“道远几时通达”,古人在求道、学艺的过程中,充满曲折与艰辛,何时才能学到手呢?这里没有丝毫的松懈、退步的意思,求道、学道不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而是为了人间充满正义,国泰民安,再艰苦再困难,也要一直追求下去,走下去。“路遥何日还乡”,则充满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仿佛,没有学成,没有实现抱负,我就无脸见家乡父老一样。前句让人充满信心,因为道路还没走通,理想还未实现;后句有些忧愁,生怕回不到家乡一样。怎么我越看,越像这是描写孔夫子的情状呢?他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不受列国重用,虽然掌握了道,但无用武之地,并且经历了各种生死存亡的考验,孔夫子有点想家了…他精通易经,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前程,占卜一卦呢?因为他坚信,道在他身上,天不会丢掉道,天有好生之德。所以这两句话,应该是孔子某位弟子或再传弟子写的,用来纪念孔子的光辉岁月、伟大人生而写的。我从未看到过前人是否有这样的推论,权且作为是我的发明创造吧!

        又联想到我自己,接触经典、实践学经典已经两三年了,没坚持得好,效果有限。况且我已过不惑之年,越来越接近知天命了,该学会的还没完全掌握,几时通达?人生旅途只有一次,不能老去时空留遗憾,所以必须得加快步伐,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潜心研究国学,重在应用,宣传推广,抓紧习大大推崇传统文化的大好时机,将我的余生,过得尽量充实,尽量有意义,尽量光彩照人!

道乡(随感录之一)

        取两句话的首尾两字,作为这篇随感的题目吧,叫做《道乡》。是为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