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14章 执古御今
【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各章,有的讲道,有的讲道的应用,即德。老子通过许多篇章,从形上和形下,以抽象的概括和具体的比喻来具体说明什么是道。
道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道,想看它,看不见,这种现象叫作“夷”;想听它,也听不到,这种现象叫作“希”;想摸它,也不能摸得到,这种现象可以叫作“微”。这三种现象无从单独去追究,因为对于道来说,原本就浑然而为一的。这个“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明亮,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无头无绪、无边无际,却又不可命名,然后又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是一种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所以可以把它称为“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这早已存在的“道”吧,你可以用来指导你现在的一切。能够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先秦诸子百家,大都是来源于“道”的,或者说其思想是本于“道”的,所以孔子讲课,多次讲到“道”;老子更是直接讲“道”。那么,这个“道”是什么?又有什么用呢?老子在本章里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明了大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明“道”,孔子也明“道”。据说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和“道”,还研究《易》,到了“韦编三绝”的程度,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而司马迁则记载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当然,孔子学《易》的事,历史上对这两段记载的理解都存在争议,但孔子喜易明道,则是个事实。但孔子给弟子们讲的少,因为他要求自己和弟子们还是要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埋怨孔子给他们讲道讲得少,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仲由(子路)问事鬼神的事,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死的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庄子·天地》篇认为: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元气萌动宇宙源起的太初,一切只存在于“无”,而没有存在也就没有称谓;混一的状态就是宇宙的初始,不过混一之时,还远未形成各别的形体。万物从混一的状态中产生,这就叫做自得;未形成形体时禀受的阴阳之气已经有了区别,不过阴阳的交合却是如此吻合而无缝隙,这就叫做天命;阴气滞留阳气运动而后生成万物,万物生成生命的机理,这就叫做形体;形体守护精神,各有轨迹与法则,这就叫做本性。善于修身养性就会返归自得,自得的程度达到完美的境界就同于太初之时。同于太初之时心胸就会无比虚豁,心胸无比虚豁就能包容广大。混同合一之时说起话来就跟鸟鸣一样无心于是非和爱憎,说话跟鸟一样无别,则与天地融合而共存。混同合一是那么不露踪迹,好像蒙昧又好像是昏暗,这就叫深奥玄妙的大道,也就如同返回本真而一切归于自然。
“道”实际上就是宇宙发展的规律,天、地(自然)发展的规律,人间世发展的规律,认识了这个规律,就能对一些事情的出现、发展、结果有一定的可预见。儒家经典《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新的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能预测它的发展方向。
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的一些典籍,——主要是诸子百家的典籍,是我们应当努力学好的。我们学先秦文化就如同站在了长江、黄河的源头,看涓涓细流汇集成河,滚滚东流到海不复回。而如果我们只是读秦以后的文化,就如同站在长江、黄河的中下游,不知水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了。
因为事情是有规律性的,所以,我们读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就可以明了中国历史的兴衰更替,明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有句老话,叫“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历史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分、合的时期。周王朝东迁后,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至秦始皇而大一统;汉王朝继续了大一统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期。经历了汉末诸侯纷争、三国演义、西晋南渡、南北朝的分裂,隋王朝结束了纷争的局面,再次实现国家的统一;唐王朝继续了大一统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强盛的时期。隋唐之后,再次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到宋朝时,终于实现了局部统一,并延续至元、明、清诸朝。到清末、民国,以至于现在,再次进入了一个基本上大一统的强盛时期。接下来的历史发展,我们当有目共睹,有心可计。
同样的,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经历了无数的人、无数的事。这些人和事,都记载在史籍中。现在我们遇到的人,在历史上都曾出现过;现在我们碰到的事,在历史上都曾经历过;现在我们说过的话,在历史上都曾经有人说过。我们读了历史上发生的事,就能明了已经发展和将要发生的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历史就在这样的兴衰更替中,可持续地发展着。
三国时魏国的王弼注《道德经》说:“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虽古今不同,时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也。”
这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