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总安慰自己“来得及”,到最后发现已经“措手不及”了

2017-12-30  本文已影响31人  我是牛阳阳
渔火节美丽的烟火

文/繁花豆

—01—

离2017年结束还有1天

今天是2017年上的最后一次课,在课后,我问了几个同学这个问题:

你今年都做了什么让你觉得特别有收获的事?

我带着期待的目光,直勾勾地看着她们,希望可以听到一些让我也觉得亢奋的事情。

她们都犹豫思考了一下,她们几乎都是统一答案,就两个字:没有!

我不甘心,一年的时间呐,一件都没有吗?

答案依然没有变,只是多了两个字:

真的没有!

谷歌前两天发表了一个关于2017年搜索引擎的报告。

这份报告里被搜索最多的单词就是“how”。

如何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如何才能升职加薪?

如何才能脱单?

…….

2017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几乎很多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

这一年你过得怎么样?

评论点赞最高的都是:“这一年过得很不好。”

让我又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些热点话题:

90后开始步入中年、90后开始脱发、90后佛系青年……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跨过2字开头,伸向3字入口。

我们一不小心就踏入了中年少女的行列,现在的90后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叫做“中年少女”——明明是少女的年纪,却捧起了枸杞红枣保温杯。

“中年少女”,火了。

但是,这些中年老女几乎都有一个同样的“痛点”,用东野奎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里的话来说就是:

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

我们都会安慰自己,没关系。

走着走着就知道了,不着急。

—02—

我有一个舍友,昨天晚上在和朋友打电话哭诉:“怎么办?我怕是要挂科了。”

她朋友大声痛斥:“谁让你平时不好好复习的,这下能怪谁?”

她很委屈地说“我以为我能来得及,没想到时间一点也不够用,都看不完。”

…………

然而,她给自己预留的一个星期复习其实都在看了其他书,她以为自己可以看完,其实高度专注力并不够。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反而看轻了时间的魅力。

李笑来老师说过一句话:

当你觉得时间不够用的时候,那都是因为你在为过去的浪费买单。

很多人经常喜欢问别人:我还来得及吗?

比如:

有人说我都30岁了,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写作,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继续,我还来得及写吗?

在比如,我很喜欢画画,但大学没有考上艺术学校,你觉得我还来得及追求自己的梦想吗?

如果你总是在问来得及吗?那我肯定会告诉你:你来不及了!别想了,没用。

—03—

莫言有一篇短文《来不及等待》,里面先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朋友的太太,出国旅游时,买了一条很贵的围巾,一直不舍得用,说是要等到特殊的日子再用,因而连上面的标签都没去掉。但特殊的日子一直没等到,人却不在了。

莫言的朋友说了这么一句话:

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

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这种情形,是不是似曾相识?

我们总是觉得我们还年轻,畅想着未来应该怎么聚会,每年一次还是两年一次?但是毕业之后,有些人就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那些所谓的来日方长,真的还能等得来吗?

我不确定。

莫言还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总是说“找机会”。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我们常想写信给另外一半,表达浓郁的情意,或者想让他知道你很佩服他,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

前几年,我妈给我打电话,我总是很不耐烦一开口就是“又干嘛?”,然后电话那头总是一堆问题“钱够不够用?天冷了衣服够不够穿?食堂的菜好不好吃?”

我还嘟囔她说:“微信聊不就行了,还浪费钱打电话。”

可是,我却忘记了:那个时候我妈还不会用微信。

我还记得我对奶奶说:等我毕业了,我带你去旅行好不好?

奶奶很开心地说:好啊,等你毕业了就去!

可是,她没有答应对我的承诺,从奶奶去世之后,我才恍然: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等你,等你长大、等你懂事、等你有钱了……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

珍惜当下的一切,最好的情感表达,不需要等待一场惊天动地的刻意,可能只需要一个随手般的不经意。

情须慢炖,爱要及时。

—04—

前两天猫叔的读书营招募,有一个小伙伴其实早就和我打听了有关读书营的事,我本以为他已经报名了,但是在截止日期的时候他却没有报。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来不及了怎么办?”

他本来打算在26号听完分享再写申请,恰准时间来,但是没想到之后因为有其他紧急的事情给耽误了,所以只能是作罢。

这就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在大一的时候想要做班长,在老师问谁愿意站起来申请班长的时候,却因为害怕或者不好意思没敢站起来。

我总以为,如果我能力好老师一定会看到我并且会认可我的。

但是,等了好一会儿老师也没看到我,正当我想站起来的时候,老师指着身后一位站起来了的同学说“那你来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就这样,我错过了。

有人说:人生最可悲的事情,是大部分时间都在等。

年少的时候,想着等我长大了要干嘛干嘛;成年的时候,还想着等我毕业挣钱要怎样;

毕业了之后,就感叹如果当初多尝试会不会不一样?

所谓的“来得及”,是在一定程度让自己有一定把握,而不是一无所有的空谈。

这样只会把自己给消耗了,一切都措手不及了。

时间不等人,唯有珍惜当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