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哲思

生活的意义?––大问题(一)

2017-08-06  本文已影响271人  谢培阳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生活是否值得过,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本来是想用一篇长文来介绍《大问题》这本哲学入门书。但写着写着,发现不能,长文再长毕竟也很短,很容易写成蜻蜓点水,说教式的文章。就放弃,改成依我喜欢的内容,分问题来写,能写多少篇就写多少篇。

《大问题》这本书实在是厚,一本书将大半个哲学内容都囊括下来,可依然在每个话题里,篇幅都明显不够,作为入门书,也是其实够看的了。每篇开头,有若干问题来问你,让你自己想答案,然后再依次阐述。就很像,小时候你自己问问题的时候一样。这个世界真的有神吗?人是从哪里来的?每个人都会死吗?若周围人,爸妈,老师,有兴趣回答你,也就回答了,对否另当别论。可要是不耐烦,训斥一声,作业做完了吗?你也就知道这些问题是不能问的,藏在心里,可能现在也早忘了吧。

让我推荐哲学入门书给小孩子,我会说《苏菲的世界》,给成年人,我会说《大问题》。《大问题》定位是“简明哲学导论”,当大学辅修教科书是绰绰有余了,看起来还是有小小的门槛。

生活的意义,大概是生活确实无聊了,才会想起来问的问题。不是哲学家的,说起来,像是在发牢骚,哲学家说起来,又像是在讨伐上帝。

无论何时何地,人们总是能从这些智慧人的口中听到同种声音———充满怀疑,充满惆怅,充满对生活的疲倦,充满对生活的抵触。

理性主义者,想得太多的这帮人,当最终相信世界是物理的,一切本无意义后,那么作为渺小的人,生活自然也是无意义。虚无主义,我不认为是危险的,每个答案都需要认真的对待。你说不是的,怎么能说生活无意义呢?你看这世界多精彩生活多有趣!看,这就是活在当下主义者。他们并没有去回答问题,但是有理由活下去了。

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万事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亲人作为意义

你去问一个劳碌大半辈子的妈妈,她多半会说,我为了孩子。问一个毫无出路的中年人,他会说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不能死。所以呢,生活的意义不在于自己,而在于他人的生活,那么,这个你为之付出的他人的生活,意义又在哪里呢?代代无穷尽,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偷懒,不回答这个问题,将它推到他人,说,他的意义就是我的意义。

万幸的是,动物不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也能进化至今,人进化到有思想了,也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就能一直繁衍下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有哪些羁绊,成为你活下去的理由。这个不合格的答案,却算是一个极好的答案了。

上帝作为意义

对于信仰上帝的人,这个问题太好回答了。上帝就是意义。信仰一直以来,被当成很高尚的东西,自然的会赋予很多事物以意义。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家,和大多数普通信众不同,却依然困惑于生活的意义这个问题。或许就是他们不需要劳作,才有这么多闲暇来想吧。既然上帝是如此万能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要创造我们呢?我们是否被赋予了使命?但上帝不是万能的吗,还需要我们完成什么使命?看,信仰上帝,并没有让这个问题变得简单容易回答,反而更加棘手。

漫长的中世纪,在这方面留下许多的著作,作为理性的胜利,这些主教们并没有捏造神迹来证明上帝,而是追随理性,试图通过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来证明生活的意义。可是,信仰如果需要证明,还算信仰吗?需要证明的东西,表示你还怀疑它,那,还算是你的信仰吗?瞧,又是一个大问题了。在中国,西藏土地上,有些孩子是在父母朝拜的路上被生下来的。一出生,就已经被赋予信仰,被赋予生活的意义,你说,这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

来生作为意义

持这种想法的,大概因为他的生活是苦的,是不公正的。今生的苦,会在来生被补偿。此世受到的不公正,坏人会在来世被惩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也是信仰的一种,和信仰上帝不同的是,他信仰的是上帝的慈悲,上帝的正义,如果上帝不慈悲了,不正义了,他也就不信了。

此生短暂,彼世长久?所以悲惨的此生的意义是无关紧要的?苦行僧们,你们就确信你们来生,会比此生更有意义了?那么,为何不在今生尽情作恶享乐,来生让他惩罚就好了,反正正义保证了得失总是一样的,不是吗?或者说,你们所要的意义,就是享乐了?

一个艺术

后面这两种答案,都是承认了从唯物宇宙大尺度上看,人类无意义,上帝无意义,历史无意义后,所作出的睿智的选择。生而为人,我很骄傲,让我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艺术品吧。生命几十年,雕琢一件艺术品也够了,这种人追求生活的精彩,临死的时候,能骄傲的说,看我,把短暂的生命,活成了一件艺术品。当然也就有失败的作品了,不见得每一件艺术品都能得到认可。我是喜欢这种回答的,壮观闪耀的大星系是星系自己雕琢出来的艺术品,更渺小一点的我们,活出格调了,也是壮观精彩的。

理性的人啊,探索世界到这个关头了,还不认为世界是纯物理的吗?哪有什么冥冥之中,哪有什么使命,哪有什么意义。我们和那些星系上的石头没有什么不同,都只是一些大爆炸冷却之后浮现出来的物质而已。既然远方的星系能显现自身,化生艺术品,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艺术不是对生活的模仿,生活才是对艺术的模仿。

一个故事

当然,可以当成艺术品,也就可以当成故事,一个悲剧,或者一个喜剧,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样,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虽然已经定了剧本的背景,但是故事的发生,进展,很大程度还是取决于主角怎么演,怎么选择了。这种答案的好处,在于能时而超越自身的生活,从半空中审视自己的故事。不会被苦难压得喘不过气,不会被快乐冲昏头脑。就想《士兵突击》里吴哲的口头禅: 平常心,平常心。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欣赏自己演绎的故事。

《大问题》作者也偷懒了,将这个问题放在书一开始的地方,也许目的是想让话题不至于那么深刻吧。回答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需要说服别人的时候。需要先论证,上帝是否存在?世界是否可认知?世界是否真实?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恶?所以直到现在,事实上,哲学也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历史至今,产生了很多回答,各说各而已,所以再普通的一个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答案,而不用求证。

所以,你的答案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